第1261章 年中总结会(下)

第1261章 年中总结会(下)

 

真正拉高制造成本的是另外20%零部件。

 

其中摄像头由索尼提供,主控芯片来自意法半导体,电池控制芯片来自德仪,陀螺仪来自vensense和亚德诺,专用cpu来自高通和英特尔……

 

目前大疆精灵1还没形成规模效应。

 

暂时没无法依靠昆仑手机的供应链压价,导致这部分部件采购成本无法压低。

 

即便这样,每售出一台产品,我们依然有将近50%的毛利润。”

 

徐良点了点头:“成本还是有点高,成本售价比控制在20%以内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较为丰厚的利润,也可以支持公司维持高研发投入的发展态势。”

 

徐良记得上辈子自己参加投资机构内部培训的时候,就有人专门介绍过国内顶尖科技公司的发展路径。

 

其中就有大疆。

 

大疆无人机的成本售价比控制的很低,就百分之十几的样子。

 

比国内绝大多数手机厂商都要暴利。

 

而且时不时还会挥起价格屠刀砍向友商。

 

友商被整得苦不堪言。

 

大疆则从容无比,因为他们降价后也还有很可观的利润率。

 

之所以能把成本控制的这么低,离不开国内完善供应链的支持。

 

而国内的完善供应链则受益于智能手机的发展。

 

得益于国内便宜又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及完善的物流网络,全世界的手机厂商都来华夏采购零部件、代工组装。

 

这就帮华夏锻造出了一条消费电子产业供应链。

 

虽然没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但架不住量变形成质变。

 

很多外资企业口口声声说要撤出华夏去东南亚和印度,最后发现根本离不开这里,已经尾大不掉了。

 

大疆的技术其实也没比国外的无人机厂商领先多少,之所以在全球市场有竞争力,就是因为背靠了华夏供应链。

 

美国不是做不出堪比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只是做出来了价格贼贵,大疆只需要一千美元成本开发出来的产品,美国需要一万美元。

 

并且大疆占据了先发优势,后来者想要追赶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李泽湘插话进来:“徐总,压低成本没办法一蹴而就。

 

销量增加、技术改进、供应链成长等等,都需要时间。”

 

徐良:“我知道,所以我没给你们设置具体时间。但大疆的发展必须把压缩成本,提升供应链完整度当做一个战略目标。”

 

李泽湘答应一声,没再多说。

 

……

 

徐良目光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