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十佳创新型企业(第3页)

  “老哥,现在新梦想账上现金储备丰厚,暂时还不缺钱。”

  “老弟,30倍市盈率怎么样?而且我答应你,这笔钱你可以自由支配,投资商业地产也没问题。”

  30倍市盈率,按照现在新梦想今年的预营收,估值差不多有15亿华夏币,价码不低了。

  不过徐良还是不打算接受。

  傻子都能看出来,随着央视新闻播出,新梦想的生源将迎来新一波的爆发。

  将来把艺术培训中心扩展到全国,招生也远比过去要容易数倍。

  不把这一笔快钱赚完,徐良说什么也不会开启融资。

  “老哥,我再想想吧。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

  “老弟啊,我知道你想再等等,但俗话说,有得必有失。你早点融到钱,投资商业地产获得的回报,肯定超过你扩张新梦想艺术中心的回报。”

  熊晓歌其实不赞同新梦想在商业地产上投入重资,毕竟教育才是新梦想的主业,把太多资本投入商业地产,会拖累主业的发展,给了后来者机会。

  但眼看新梦想越来越耀眼,他也有点着急了。

  毕竟其它投资机构也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新梦想的价值。

  虽然他拿到了新梦想的A轮领投权,但如果你出价太低,这个权力就作废了。

  idg在风投领域,虽然实力雄厚,但更雄厚的也大有人在。

  “老哥,我再考虑考虑,到时候一定回复你。”

  徐良笑呵呵的打着太极。

  熊晓歌心下无奈,这个年轻人不符合年龄的老练,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领教,但每一次都让他头疼。

  “那好吧。老弟,你要是不满意估值,咱们还可以再谈。”

  “老哥别急,等我们商量好了,真要融资的话,肯定第一个通知老哥你。”

  看他油盐不进,熊晓歌只得挂断了电话。

  很快又有人打了进来。

  好在徐良虽然创立了新梦想、鸿蒙和汉华,但始终深居简出,也从来没接受过采访,认识的商界和政界的人并不多。

  七八个电话后,手机便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