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硅谷分公司(第2页)

  “我老丈人等不及了?”徐良笑道。

  “去,少说风凉话。世界风情园那么大的地方烂尾,影响不好,能早点解决当然要早点解决。”

  “放心吧,我定下的事不会出岔子。不过我们可能会多要点地,具体的计划,等我这边忙完了亲自跟他谈。”徐良道。

  姜晓阳答应一声后,“你还有多久回来?”

  “我这边还要待一段时间,不过过年之前肯定回去。”

  “行,我知道了。”

  “晓阳,我给伱的一亿美元现在还剩下多少?”

  “怎么?你不会打算要回去吧?”

  “既然答应给你了,公司股权也变了,我怎么可能还要回来?只是我在美国这边发现了几个不错的投资机会,需要一定的资金。”徐良道。

  姜晓阳现在已经丝毫不怀疑他的投资眼光,闻言后立即道。

  “新总部的设计费,以及初期的施工费,已经把你最开始给我的1000万美元花完了。”

  在一亿美元投给汉华之前,徐良还给了一千万美元购买中关村的地皮。

  “……后期可以利用银行的贷款,不过我要留下500万美元应付突发情况。

  另外,魔都、鹏城、香江、旧金山四个分公司运维已经花了1500万美元,我还要留下2000万维持明年的运营。

  所以,我能给你的只有6000万美元。”

  徐良心下了然,在这个年代,六千万美元已经不少了。

  “晓阳,我记得火星一号基金两年的封锁期应该快到了吧?”

  “嗯。还有三个多月就到期了。我们投资的博士眼镜和光明眼镜发展的都不错,比起投资前,估值成长了两倍。”

  姜晓阳的语气中透着欢喜。

  对这点徐良并不意外,现在的华夏还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只要不乱搞,好好经营,公司发展的速度很快,尤其眼镜行业又是一个高利润行业。

  “两家同质化的公司,能说服他们合并吗?”

  姜晓阳也是顶尖的金融人才,瞬间明白了徐良的打算。

  两家公司合并,就能瞬间造就一家全国前三甲的强大眼镜连锁商,无论是价值还是品牌都将成倍上涨,如果上市,也会更受市场青睐。

  “这段时间我邀请两家公司的创始人见个面,试着推进一下。”姜晓阳道。

  “人大多数都是贪财的,你给他们多多分析一下上市的好处,必要的时候把我们对冲基金的盈利案例拿给他们看看。”

  “放心吧,我明白。”

  徐良点了点头后,“晓阳,汉华成立快两年了,投资了很多企业,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成功的退出案例。”

  作为投资公司,一个成功的案例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服。

  就像徐良的对冲基金。

  三个成功投资案例往前面一放,不管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头,还是香江的富豪家族,人人趋之若鹜。

  根本不用开口募资,别人就求着你把钱收下。

  “明白,我会把这件事当做汉华资本2002年的重点项目。”

  应了一声后,徐良继续道:“现在汉华vC已经有四个子基金,全部放在华夏有点拥挤了,把火星2号基金的投资放到1号基金,以后火星2号基金投资美国初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