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策略(第2页)

  “那你们就搬到纽约去吧。”

  “谢谢徐总。”

  “不用客气,任何对公司有利的事,我都会赞同。”

  徐良目光一转。

  “少杰,青龙3号基金距离募集完全还差多少?”

  “差了大约21亿美元,不过从目前的增长速度来看,最多六月中旬就能够募集齐全。”

  郭少杰道。

  现在的他管理着汉华资本最大的一支母基金。

  青龙1号,青龙2号和刚成立的青龙3号,管理资金超过220亿美元,管理资产超过500亿美元。

  青龙1号和2号,浮涨惊人;青龙3号募资顺利,他虽然只负责管理,不负责具体投资,也深觉与有荣焉。

  但兴奋高兴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毕竟青龙资金太庞大了。

  等青龙3号完成投资,那么整个青龙基金管理的资产值将突破1000亿美元。

  到时候几十家大型,甚至巨型公司的董事人选,以及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是他操心的事情。

  “我让你调查的事情现在怎么样了?”

  “已经调查好了。”

  说着,郭少杰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过一叠文件,递到了徐良面前。

  “从1991年南太地产在美国上市以来,到现在为止,华夏企业在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已经有37家。

  市值最高的是中石油,目前市值154亿美元。”

  中石油在美国是部分上市,纽交所的市值只代表真实市值的一部分。

  “其次是中石化、南方航空和中铝,总市值在435亿美元左右。”

  顿了一下后。

  “香江红筹股最早出现是97年,以航天科技、招商局、华润、魔都实业、京城控股等几家企业为代表。

  像京城控股认购时,认购率高达1200倍,有60個财团如入股,冻结资金数千亿元,创造了当时香江股市的新记录。

  目前红筹股市值最高的是联通,市值894亿港币,其次是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目前香江红筹股公司达到137家,整体市值1976亿美元。”

  徐良把手里的文件放下。

  “接下来青龙3号就以华夏内地上市企业为主,国字头优先,持股5%以上,但也不用太多。

  其次地产公司,国内地产公司为主,如果不够就投资香江地产公司,持股5%左右。

  接下来你就随便吧,以大公司为主,持股不用太多。”

  接下来是华夏经济大发展,地产行业热火朝天的时代。

  国字头的公司和地产公司,虽然不如互联网公司,但也发展迅速。

  把徐良的要求记下来后。

  “徐总,用几倍杠杆?”

  “能源和地产加两倍杠杆,其它暂时不用,等股价上涨了再加杠杆。”

  现在美联储虽然开始了加息,但联邦基金利率仍然很低,加杠杆的代价并不高。

  虽然可以加杠杆,但徐良也明白,再想获得年均一倍的浮涨很难了。

  毕竟青龙1号和2号,已经把他看好的公司占去了大半,剩下的要么没上市,要么机会不合适。

  不过这才是常态。

  毕竟,很多私募股权基金,每年10%的浮涨都不能保证。

  嘱咐完郭少杰后,徐良看向坐在后面的的邱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