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机会难得(第2页)

 而海力士虽然芯片制造实力很强,但是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建设新厂,因此双方提议合资建厂。

 此时的华夏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在追求更高的芯片制造工艺,华夏政府提供了非常诱人的优惠条件吸引外国技术投资,而且生产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也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海力士拒绝美光的收购报价后,美光于2003年向欧盟和美国起诉海力士。

 欧盟和美国因海力士接受南韩政府控制的银行补贴,分别决定对海力士征收34%与45%的进口关税。

 在华夏合资建厂可以免交这些高额税款,这也进一步促使海力士选择华夏建厂。

 除了开源,海力士又出售了很多非核心业务,把公司运营的关键集中到存储芯片,回笼的资金也减少了一部分债务。

 再加上以股份为抵押的现有债务再融资,得到的钱再次偿还了海力士12亿美元的债务。

 2006年,随着无锡芯片工厂开业,海力士在腾飞的nAnd闪存业务中占到了一大块蛋糕,当年获得了超过20亿美元的净利润,创造了海力士利润新高。

 海力士也顺利爬出了破产的泥潭。

 但,世界上的事从来没有一帆风顺。

 海力士成功后,掌管海力士的禹义济教授退休了。

 临走的时候还特意嘱咐得找个懂产业的,结果南韩的官僚机构任命了一位来自南韩贸易、工业和能源部的前部长金钟甲为接班人。

 金部长大手一挥。

 扩张,扩张,再扩张!

 思密达要成为全球drAm领域的no1。

 在金部长的指挥下,海力士的大量投资迁移到56、36nmdrAm和48nmnAnd闪存生产线上。

 虽然金部长野心很大,但他忽视了存储芯片价格的波动。

 2007年,存储芯片价格开始下跌。

 9月份,标准的512mBddr2drAm芯片的价格,从年初下降了超过70%,原本5.95美元/片的drAm芯片售价降到了1.75美元/片。

 这本应是对海力士投资支出过高的一次警告。

 在芯片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海力士几乎无法支付其生产成本与贷款利息,也无法获得更多融资。尽管如此,金钟甲仍在继续其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


 海力士内部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因此越来越不满,他们知道过去的高额债务,几乎毁掉了公司。

 他们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海力士的债务水平再次上升。

 高级副总裁权伍哲表达了他的担忧。

 金部长只觉得自己的权威被冒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