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3G泡沫(第2页)

 电信企业纷纷大量裁员,3g狂热终于走向末路,泡沫破灭。

 世界通信产业由此进入了所谓的“电信业的冬天”。

 那这個冬天跟老李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铸就李佳成商业地位,登上华商无冕之王的经典之战——orange出售。

 业界的乐子人们称之为‘超人卖橙’。

 97年,老李旗下的和记黄埔终止了第二代无线电话业务,推出了新一代通信业务,即后来大名鼎鼎的移动电讯公司orange(橙),并安排自己的爱将霍建宁亲自负责该业务的发展。

 借助新一代通信业务的蓬勃发展,不出几年,霍建宁就将orange做成了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运营商。

 打工皇帝确实牛,能力杠杠的。

 1994年,orange的用户才300万,但到1999年时,这一数字已增至3500万。

 1996年,老李还将以orange为核心的orange plc同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并成为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成份股公司,而且是表现最好的个股。

 但在orange风光一片大好的时候,一贯重视风险管控,提早预见危机的老李。

 却在风和日丽下思考起了暴风雨如果来临,将要如何应对的问题。

 老李在后来一次演讲中回顾自己当时的忧虑。

 他说,自己看到了orange的三个问题:

 第一、话音服务越来越普及,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行业竞争已经非常充分,提升边际利润的可能性已经很低;

 第二、数据传送服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增长速度也高过语音通话服务;

 第三、在互联网的浪潮下,移动通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达到颠峰。

 老李确实牛叉,这战略眼光绝对全球顶尖。

 而且该提桶跑路的时候,绝对不拖沓。

 不过对orange来说,除了行业发展到了巅峰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压力。

 orange虽然已是英国的第三大,但也只能是第三大,激烈的竞争已让公司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而且竞争还在更加激烈。

 当时,欧洲的前两大电讯巨头英国沃达丰(vodafone)和德国曼内斯曼(mannesmann)都已把英国市场作为了必争之地,正为争夺龙头地位打得不可开交。

 而所谓老大和老二干架,最后把老三干死的案例,在古往今来的商战中,都屡见不鲜。

 面对众多不利,老李准备闪人了。

 后面的操作,证明老李确实无愧超人之名,非常的丝滑。

 老李看到了orange作为第三的不足,但也看到了orange作为第三的独特价值——沃达丰与曼内斯曼,谁能买下orange,谁就能成为真正的老大。

 如能激发两家竞买orange,那就一定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

 沿袭老板的这个思路,霍建宁很快把一场老大和老二干架可能干死老三的对战,成功扭转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新局面。

 他们放出口风要出售orange。

 消息刚刚出去,沃达丰与曼内斯曼就争着抢着上了门,然后是艰难的谈判。

 1999年10月21日,老李在香江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最终的结果:

 和黄与曼内斯曼经过一周的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决定出售其持有的orange总计49.01%的股权给曼内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