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蒙特斯家族(第3页)

 一款房贷次级债产品的资产池中包含了1000个贷款。

 我们可以把一款3A评级的资产包内的贷款重新分类,比如800个3A级贷款,200个3B级贷款。

 然后我们再把这个重新整合的资产包拿给评级机构重新评级。

 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这个资产包还是3A级评级。

 原因很简单,在美国过去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房地产行业的违约率从来没超过6%。

 所以,整个资产池中,那怕200个3B级贷款全部亏损,剩下的3A评级贷款,仍然可以覆盖损失,并让投资者获得可观的利润。”

 听到这里,克里斯·蒙特斯的神色瞬间激动起来。

 虽然他没有从事金融行业,但也很清楚,3B级评级的债券跟3A级别的债券的区别,如果一切如徐良所言,转手就是几十倍的利润。

 里德·蒙特斯比他儿子更冷静一些,深吸了口气后。

 “利润这么丰厚的事情,为什么那些投行没做?

 我不信华尔街没发现这个漏洞。”

 “华尔街当然会发现,只是现在他们没有发现罢了。”徐良微笑道。

 现在毕竟连房产次级贷的信用违约掉期产品都还没出现,就更别说担保债权证了。

 现在华尔街正在享受暴涨的次级债。

 等次级贷的红利吃的差不多了,才开始玩更骚的金融创新。

 比如信用违约掉期(Cds)和担保债权证(Cdo)。

 到了后来还发展出了臊出天际的‘复合型担保债权证’。

 市场是一步步扩张的,骚操作也是一点点开始。

 现在徐良只是抢了一步先手。

 里德默然片刻。

 “你能保证拿到3A级的评级?穆迪和标准普尔可不是傻子。”

 徐良微笑道:“在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华尔街找不到工作的人,就去为穆迪干活。

 虽然只是笑谈。

 但可以看出穆迪、标准普尔虽然是世界级的评级机构,但他们并不是无所不知的上帝。

 事实上,穆迪和标准普尔所使用的评级模型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fiCo评分。”

 fiCo评分是20世纪50年代由费埃哲公司发明的,用于测算个人借款人的信用值。

 最高的fiCo评分是850分,最低的是300分,美国的中位数是723分。

 “穆迪和标准普尔都才用fiCo评分来衡量一个用户的信用等级。

 愚蠢的是他们只在乎分数,却从不考虑借款人的真实收入情况。

 但fiCo分数是可以被做手脚的。

 一名潜在的借款人,可以通过先用信用卡取现,然后紧接着还款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信用评分。

 这就让fiCo评分中填满了水分。

 很多高评分的借款人,可能只是个在德州农场里打工的墨西哥采摘工。

 但比fiCo评分更荒唐的是穆迪、标准普尔对它的滥用。

 根据我们调查。

 评级机构要求次级抵押贷款打包者提供的,不是所有借款人的fiCo评分,而是该贷款池的平均fiCo评分。

 也就是说,只要满足615分的贷款池,就会被穆迪和标准普尔,评为3A级债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