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新技术原有产业新产业(第2页)

 徐良的号召力,让所有参加投资酒会的人都有些惊讶。

 当然,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人过来。

 也跟徐良很少参加社交场合,在外界的形象比较神秘有一定关系。

 大家都想看看这个蜚声全球的金融投资家和科技巨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时间缓缓到了九点半。

 邀请的人基本都到了。

 将近500人,乌压压的坐在园区专门准备的会议室里,显得有点拥挤。

 徐良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迈步走上主席台。

 拿着画筒看着下面一个个在外界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比尔·盖茨、杰夫·贝佐斯、杨志远、拉里·佩奇等静静的坐着,等候自己讲话。

 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成就感萦绕在胸中。

 长长的吁了口气后,脑海中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

 “先生们,女士们,上午好,非常欢迎你们今天能在百忙当中来参加汉华举行的投资酒会。”

 哗啦……。

 礼节性的掌声响起。

 “刚才我们汉华高级合伙人,北美公司总裁林君瑞林总跑过来跟我说:徐总,今天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我看了他一眼:邀请函不是你发的吗?

 他回答说:是我发的,但我以为能来一半就了不起了,结果现在全来了,搞得我很紧张啊。

 我说:没事,一会看我的。

 结果现在走上来看到大家后,我发现确实有点紧张。

 所以如果一会我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能多多包涵。

 我才24岁,犯错很正常。

 年轻吗。”

 被puA的众人无奈再次给这个厚颜无耻的家伙奉上了掌声。

 “好了,咱们话归正题,不然你们就该揍我了。”

 顿了一下。

 “大家都知道一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匀速的。

 重大科技突破需要酝酿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技术进步是一个缓慢的量的积累,有人把它称为相对停顿状态。

 因为这个阶段一切发展都是平衡的。

 但是当这些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科技在短时间内获得单点突破,然后新科技全面迸发,这便是大家常说的‘拐点’。

 在历史上有很多关键性的拐点,比如1666年牛顿发明微积分,发现了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光学分析,从此世界进入了科学近代社会。

 因此这一年被看成是科学史上的一个拐点。

 到了190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分子说,发现了光电效应,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从此开启科学的现代社会,随后物理学的各个领域,全面繁荣。

 1965年,摩尔博士提出了摩尔定律,同时在工业界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从此开始了持续半个世纪的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所以我们迎来了第三个拐点——互联网。

 每一个拐点的出现,都会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们通常遵循一个模式。

 即:新技术+原有产业=新产业。

 那些有意或者无意接受了这个规律的企业家,常常在新的时代又站到了浪潮之巅。

 近代第一次带来全社会变化的技术是以蒸汽机为核心的动力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