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汉华2004

 第735章 汉华2004

 好在汉华虽然没捞着投资google。

 但印度洋一号基金赚的也不比他们少,甚至还更多。

 孙振平负责的印度洋1号基金,是汉华成立最早的,非徐良负责的对冲基金之一。

 这些年在徐良耀眼的营收回报率遮掩下,孙振平在国际金融界名声不显。

 但他负责的太平洋1号基金却回报惊人。

 得益于这些年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受追捧。

 持有亚马逊、苹果、eBay、黑莓、雅虎等大公司,价值150亿美元企业债和可转换债的印度洋1号基金。

 两年来获得了339%的回报。

 也就是说除去5倍杠杆,基于30亿美元本金的情况下,获得了101.7亿美元的收益。

 扣除长期资本利得税、基金管理层的分红,以及投资人分红后,汉华获益34.6亿美元。

 当然50%的投资分成还是要给的。

 尤其是伴随着科技股、互联网股的复苏,这些顶尖的大公司不说一天一个小目标,但没差多少。

 “说了,50亿美元。”

 青龙私募股权基金,我现在只能掌握750亿美元,再多只会拉低我们的营收。”

 所以,150亿美元刚刚好,多了拖累营收,少了拉高杠杆,风险有点大。

 短短两年下来。

 从最后的盈利来看,并没有比印度洋1号基金多太多。

 30亿美元的本金,被他玩到了7.9倍杠杆,以237亿美元的总资本持有台积电、三星电子、斯阿麦、东芝、Amd、Ati、博通、镁光、发那科、京瓷、奈飞、英飞凌等19家全球科技公司的股权。

 “30亿到50亿,还算稳健。”

 2004年,汉华的收益之王是徐良自己负责的青龙2号私募股权基金。

 再弄来更多的资金,他也不知道往哪投。

 150亿美元募资,必须要运用2.3倍杠杆,才能把这部分资产接过来。

 “对了,老孙说了吗,印度洋1号基金他打算募资多少?”

 因此在不计算汉华旗下子公司盈利的情况下,04年总计获得83.776亿美元净收益。

 “比起你确实稳健了很多。”顿了一下,“你呢,青龙2号基金募资多少。”

 徐良连忙摆了摆手。

 姜晓阳点头后,“去年我们私募股权融资了600亿美元,现在我们投资的8只基金表现不错,很多机构都想着能跟着上车。

 青龙2号投资组合的总价值已经达到348.39亿美元。

 19家公司股价拉平后,上涨了47%。

 “你觉得少?”

 当然,随着市场上热钱越来越多,美元贬值,青龙基金的资金量肯定会提升,但这是一步步随着市场发展来,而不是一步到位。

 “算了,还是别自找麻烦的好。”

 “你要是愿意的话,咱们也可以上市。”

 而且比起企业债,当然是股价的上涨空间更大。

 但印度洋1号基金并不是赚的最多的基金。

 而且徐良也知道,直到08年次贷危机之前,科技股和互联网股,都是上涨的姿态。

 起码在他上一世的记忆消耗完之前,汉华都不会上市。

 现阶段750亿美元就是极限。

 04年到现在,我这里收到的投资申请,加起来的资金已经突破8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