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2页)
凭借自己的能力,顺驰一点点壮大。
“顺驰啊,我也关注很久了。”
然后贾老板就变成‘人在北美,下周回国’的乐子人。
19年,在泛海集团的卢老板跌落尘埃的时候,孙老板大手一挥150亿华夏币收购泛海旗下的京城地产项目和魔都董家渡地块。
别说是干儿子,亲儿子也就这样了。
普通人知道孙红宾多是因为他对贾老板无怨无悔的付出,一起为梦想窒息的过程中烧了160亿华夏币。
“老王是我最尊敬的优秀企业家。”
趁着柳老板去香江开拓业务的空档,开始树立他的孙氏权威。
“我一直看好老贾,老贾是个好人,具有前瞻性,是一个很稀缺的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
“三九集团的优势和困难都很突出,除了我们外,应该还有其它机构也会感兴趣?”
可谓津门一哥。
有了自己地盘的孙奉先,加入了由万科老王发起的中城房网。
这是一个成立于99年,由全国各城市的主流开发商组成的松散联盟。
宗旨是‘形成一个集体采购、信息共享、融资互惠的利益平台’。
虽然这些宗旨都没实现,但它最终成了房地产大佬们的华山论剑。
谁在这里的话语权越大,谁就越有江湖地位。
作为中城房网的发起人,老王是毫无疑问的武林盟主。
孙奉先看着他,故态复萌。
高呼。
彼可取而代之。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除了言语上挑衅,顺驰还在全国疯狂的跑马圈地。
短短一年时间,在全国拿地十余块,建筑面积过千万平米,长三角地区就占了400万。
顺驰也从几百人的地方公司,变成了人员过万的全国房地产公司。
到了04年,顺驰完成的销售额达到92亿华夏币。
这是什么概念呢。
行业老大万科和行业巨头富力,加起来的销售额堪堪过百亿。
所以孙奉先确实实现了他的梦想——当老大。
可这样的极限发展都是有代价的。
为了快速拿地,绕开行业灰色地带,顺驰不得不通过高价竞拍的方式快速拿地,这堆高了成本。
为了快速赢得现金流,避免资金链断裂,顺驰把普遍需要一两年的开盘周期缩短到不可思议的六个月。
靠着极限的资本运作,孙奉先一路火花带闪电,做到了行业第一。
可惜天不假年。
为了抑制房地产过热,2004年上面连发七道金牌,收拢房产贷款。
本就资金链紧绷的顺驰。
啪。
断了。
至于融创,那是孙奉先卖掉顺驰后的事情了。
看着徐良意味深长的笑容,姜晓阳明白过来。
“你想收购顺驰?”
徐良点了点头。
顺驰的业务跟富华地产重合,整合起来比较容易。
“那铁本和三九呢?”
“晓阳,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改变鸿蒙的企业架构,把管理权下放吗?”徐良转而问道。
“因为鸿蒙的本地化策略。”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根本原因是公司发展的太大了,很难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篮子里的鸡蛋太多,就管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