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未来科学城(第3页)

    “项目二期和三期开工多久了?”徐良问道。

    “去年十一月份开工,现在差不多半年了。”

    谢文解释道。

    原本按计划,‘鸿蒙总部项目’二期05年动工,07年结束。

    项目三期,07年动工,09年结束。

    但随着徐良手里积累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多,不差钱的他正好又碰上华夏币升值浪潮,干脆把泰华和富华旗下加起来超过150个项目全部开工了。

    借着这个由头,把这150个项目的所有土地款、建设支出,共计600亿华夏币,全部由美元资产转换为华夏币资产,转进了泰华和富华国内的账户。

    算上之前借着德隆收购,转入国内的900亿华夏币。

    两者相加,总计1500亿华夏币,相当于181.5亿美元的巨款进入了国内。

    如果大势不变,华夏币大幅度升值的话。

    同样的1500亿华夏币,恐怕要220亿美元,甚至更多才能满足。

    这一进一出,就给徐良减少了40亿美元的损失。

    可惜康师傅、新梦想等本身就以国内业务为主,并没有太多美元资产,本身业务也很健康,也不需要太多资金。

    鸿蒙国内业务赚的钱都花不完。

    到是客隆超市、华夏酒业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

    汉华转了200亿华夏币进来补充两家公司的资本金。

    林林总总,在半年的时间里,汉华和红岩总计将1800亿华夏币,约218亿美元转入国内市场。

    其中红岩750亿资金,汉华1050亿资金。

    等到年底,这笔资金就会浮涨至少20%。

    他赚大了。

    “徐总,还继续转吗?”谢文问道。

    “不了。

    回公司。”

    徐良没打算去吃土。

    跟谢文一起回到望京大厦,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俯瞰着比五年前繁华了数倍的望京商圈。

    “想当初鸿蒙公司刚成立的时候,除了这栋望京大厦,周围几乎看不到其它高档写字楼,现在倒好,西门子、银丰都起来了。”

    “您创业那会才两千年,现在都过去五年多了,国内的gdp都翻了一倍多,情况自然会不一样。”

    徐良微微点头,感叹道:“五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话落,转头看着身畔沧桑了很多的男人,徐良拍了拍他的肩膀,语出至诚。

    “老谢,这五年辛苦你了。”

    事无巨细的管理一个庞大的集团,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您客气。这五年虽然累点,但我过的很充实。

    而且到现在我一直非常庆幸,当初答应您的邀请加入鸿蒙。

    否则,将错失全世界最伟大的科技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对任何职业经理人而言,这都是无法释怀的遗憾。”

    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简单的动作中传递的是肯定和支持。

    “老谢,咱们都是一个盆里刨食多年的弟兄,感激的话说多了,就显得矫情。

    你的贡献,大家都看得见,我也记在心里。

    以后不管鸿蒙发展到什么程度,你永远是我们最信赖的大管家。”

    “一定不让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