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视察边境四寨 正事忙完,也就可以着手准备讨伐宋江了......

网络有梗——

大怂皇帝:辽国是被圣宋岁币养废的, 我等兵不血刃大败辽国,武功卓越!

可是岁币养废的不止辽国,同样还有大宋。

西门卿行到北方边境时, 除看了一地的水洼、水塘子,还穿行了许多树林子。

在水浒传中, 有不少发生在‘远恶军州’沧州的剧情, 险恶树林子的出场戏份不少。

按理说沧州在华北平原, 概率上理当不像西南那样树多林多。

沧州树林子多, 除了因为边城开发不足,也是因为大宋在对辽国的布防上,通河渠、修塘泺,冒水险以限辽骑之外, 还有植树成林以限辽骑奔袭。

这些树林子, 对辽骑大军的限制有, 但不多。

后面金兵铁骑南下, 也没拦住不是吗?

除非将战场定在树林子里, 如此辽骑冲锋时确实会施展不开。

但只是进军的话,并不影响行进,西门卿和牛皋带领盐军万余人, 在林子中的官道行走也并没有不便。

如果不是亲自走上这一趟, 亲眼所见,西门卿是绝不敢相信, 在大宋、辽国和西夏三国鼎立的如今, 大宋对辽的边境布防——至少在沧州此地,竟然如此儿戏!

沧州倒是也有两万厢军驻守, 但驻守在哪里呢?

不是在沧州北方边境沿线, 而是在沧州南边的横海军, 这合理吗?

难不成如果辽军南下,要等大军由北向南肆虐过沧州全境后,才在南边与横海军驻军相遇吗?

你说有边境堡寨防守体系?但这个体系充分发挥了作用的只在与西夏的边境上。

在沧州与辽国的边境线上,边境四寨就是自给自足被放养的普通村寨,防卫力量不甚乐观。

但它们却时常要面对小股辽军贼兵的劫掠。

西门卿自刀砍枪戳伤痕累累的寨门,进入泥沽寨。

入眼之处,断壁残垣,屋顶半颓,还有贼兵劫掠留下的痕迹——纵火焚烧后焦黑的断梁、墙壁和死树桩。

泥沽寨寨主召集了全部寨民,夹道欢迎盐军入驻。

西门卿骑在高头大马上,两边一张张好奇、怀疑和畏惧的脸后移。

仔细去看,会发现寨民们普遍身材瘦削,身上多有刀枪伤痕,或断胳膊断腿的残疾。

而且寨民之中,老人和小孩的比例小的明显。

“喜迎盐军!”

“喜迎盐军!”……

“除权奸!救万民!”

“除权奸!救万民!”……在寨民们排练过的高呼中,盐军亦高喊口号响应。

……

盐军进入泥沽寨之后,扎营起灶,吃喝休息,纪律井然,对寨民全无半分侵扰。

寨民才终于肯相信,盐军确实是来帮助他们驻守的。

西门卿也算贵人事忙,在泥沽寨寨主摆的接风宴上,三下五除二,便与寨中有话语权的主事者们说到一处去了。

宴到半途,抛开上下从属的身份关系不谈,双方俨然已经是至交好友了。

到接风宴后半段,西门卿借着气氛正好,将话题引到了盐军驻守四寨一事上。

“……权且四寨均衡,各寨二千五百盐军驻守,来日若防守难度变换不均,则由牛统领视情况调动驻守人数。

且四寨守望相助,互为倚助,共御敌兵。”

“……盐军甲胄兵械,粮草军饷,皆有沧州州衙负担,无需寨中供养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