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我想让你在江南盖一座城(第3页)
唯有特区先发展起来,周边地区才能跟着富裕,大明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才能像添了润滑油一般顺畅运转。
这想法的由来,还有一部分与沈万三有关。
去年沈万三派船队前往南洋诸国通商时,便是从福建的泉州港出发。
可船队空船出去易,满载货物返回时,如何将这些物资顺利运回应天府,却成了难题。
也正因如此,经济特区的建立才更有必要。
有了特区,便能修筑一条通畅的大路。
不必是沥青或水泥,毕竟大明如今的工业能力还支撑不起。
只需路面平整、无匪患、周边无杂生的丛林灌木即可。
等这条路连接到应天府,不仅物资运送的速度会加快,贡品周转也会更便捷。
南洋诸国的使者想来朝见,也能节省不少时间。
便是将来有战事,军队调动也会更迅速。
好处多得数不清。
朱樉听完,却还是一脸疑惑:
“苏先生,为何偏偏是城池?寻常的州府,难道不能作为根基吗?”
“这城池,与寻常州府的管理模式截然不同。”
苏河解释道:“在大明其他地方,土地是可以自由买卖的。但你要去的那座城,自你抵达之日起,所有土地都归朝廷所有,无论是普通农户的田产,还是豪绅的庄园,先前的地契全部作废。”
这话让朱樉瞬间来了兴致,身子又往前凑了凑。
“你收回所有地契并当众销毁后,便派人按每家每户的人口重新划分土地,再拟定新的地契发给他们。而且要立下规矩:用于耕作、建房的土地,一概不许买卖交易。至于农户,只要他们勤恳耕种,你无需征收赋税,只需收取十分之一的粮食作为公粮即可。”
苏河话锋一转,语气也沉了几分:
“至于当地的豪绅,你到任后要先派官员仔细调查。若是有强取豪夺、欺男霸女之举的,一律依法处置,不必手软;若是那些心怀善念、只靠田租为生的良善地主,便好言相劝,给他们一笔丰厚的补偿,再收回他们的土地。如此一来,既能安抚民心,也能避免生乱。”
朱樉听得眼睛发亮,先前的畏惧与不安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期待!
他终于明白,苏河给的不是“死路”,而是一条能让他建功立业、重获父皇认可的“生路”。
他端起桌上的茶,对着苏河举了举:
“苏先生所言,我都记下了!我定不辱命!”
苏河看着他眼底重燃的斗志,轻轻颔首,端起杯子与他碰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