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老朱要动李善长

宫人层层通报进去时,朱元璋正坐在暖阁里,与马皇后说着闲话。

自下午起,他便从锦衣卫口中得知了苏河与朱樉谈话的前半段,正好奇后续,忽闻朱标求见,当即急声道:

“都这时辰了,标儿还在门外等着?快让他进来!”

不多时,朱标便进了暖阁。

马皇后已让人添了炭火,朱元璋更是起身迎了两步:

“标儿,这般晚了,你急匆匆来寻咱,可是出了何事?”

“父皇,母后,儿臣今日得了一良策,关乎日后赈灾大事,特来告知二老!”

朱标顾不得喘匀气,便将苏河所授的“以工代赈”之法,连同朱樉的转变,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暖阁中静悄悄的,唯有炭火噼啪作响。

朱元璋起初还神色平静,待听到“以工代赈”四字时,双眼骤然亮了起来。

他自布衣出身,最知灾年之苦。

昔日他做百姓时,便见过无数灾民因等不到救济而死。

如今做了皇帝,虽年年赈灾,却总觉力不从心。

国库虽因苏河之策渐丰,可灾年一来,粮食、钱财如流水般花出去,却仍难救所有灾民。

“以工代赈……”

朱元璋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

“苏河这混小子,有这般好法子,先前怎不跟咱说?莫不是藏着掖着,想等关键时刻再拿出来?”

“父皇!”朱标当即皱眉,“苏兄先前便说过,许多法子需到用时方能想起,正如常人记不起三日前的午饭吃了什么,苏兄纵有满腹经纶,也未必能时时将所有法子都挂在嘴边。父皇怎能如此猜忌?”

朱元璋被怼得一噎,瞪着朱标半晌,却忽然笑了。

儿子如今敢跟他直言反驳,且说得有理有据,这何尝不是成长?

他虽面上故作不满,心中却甚是欣慰。

马皇后见状,连忙打圆场:

“好了,重八,标儿难得来跟咱们说这些正经事,你就少些猜忌。标儿,依你之见,这‘经济特区’与‘以工代赈’,当真可行?”

“母后,儿臣以为,不仅可行,还需尽快推行!”

朱标坐直身子,语气坚定:

“如今冬日严寒,百姓家中存粮多已耗尽,不少穷苦人家已开始吃树皮、草根。好在苏兄先前引介的红薯,在应天府近郊的试验田已种下两月,有苏兄研制的化肥加持,八成薯苗已破土……来年春天定能丰收。届时先在灾区推广红薯种植,待秋天粮食充足,便启动经济特区的营建。”

他顿了顿,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