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冰儿只是觉得你太孤独(第2页)
究竟是保护,还是监视,却无从知晓。
他笑了笑,语气坦然:
“还能如何?既然他请了我,我便备些薄礼登门,吃顿喜宴便回来。说起来,我来应天府这么久,还未曾见过李大人,正好借这个机会,去见识见识这位开国功臣。”
朱标点点头,没再追问。
火炉里的炭火依旧噼啪作响,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两人又聊了些家常,直到亥时,朱标才起身告辞。
洪武十年腊月三十,除夕。
应天府的年味早浸透了街巷。
朱红的桃符换了新,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贴在家家户户的门楣上。
货郎的担子晃着糖瓜、绒花,吆喝声裹着寒气传得老远。
连城门口值守的兵士,甲胄外都罩了件簇新的青布袄,眉眼间藏着几分盼着归家的软意。
这日是难得的休假日,朱元璋在位时素来节俭,官员一年到头也没几日空闲,唯有除夕、元旦能歇整日,故而满朝文武都透着股松快劲儿。
皇城之内更是张灯结彩。
太监宫女们捧着红灯笼、锦缎吊坠穿梭在宫苑间,连太和殿的廊柱上都缠了金红相间的绸带。
而皇城之外,苏河的蓬莱府也没闲着。
冰儿正站在府门前的石阶上,手里攥着本线装账本,逐一叮嘱下人采购年货。
府里的下人多是早年灾荒时被家人送来的,有的想搏个嫔妃之位,有的只求当个侍女挣份月钱。
要知道,蓬莱府的月钱比寻常官府衙役多三倍,足够养活乡下一大家人。
冰儿跟着苏河已过半年,从前的羞怯早褪成了干练,她指着账本上的“手工酥饼、蜜饯、香烛”,对领头的管事说:“酥饼要城南王记的,蜜饯选青梅和山楂的,香烛得是上等松烟的,供神用不得差池。”
待管事领着人去了,冰儿转身往后花园跑。
苏河正躺在亭子下的藤椅上,身旁放着两个烧得通红的炭炉,热气裹着松木的暖香,把腊月的寒风挡在三尺之外。
他闭着眼,阳光落在脸上,竟透着几分说不清的寂寥。
冰儿站在亭外,犹豫了片刻才轻步上前。
“老爷,事情都安排妥了,他们下午就把东西运回来,够咱们府里过个热闹年。”
苏河缓缓睁眼,声音带着点刚醒的慵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