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老朱欣慰了(第2页)

于友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了分寸,当即跪倒在地:

“臣糊涂!恳请陛下恕罪!”

“罢了。”朱元璋摆了摆手,“你回去休养,顺便把研究院的分工明细写出来……如今你们在废窑厂搭棚子搞实验,整日叮叮当当,连朕都不知道你们谁管锻铁、谁管绘图。”

那研究院原是苏河提议设立的,本想从工部脱离,自成体系,却因筹备仓促,暂用了城外一处废弃窑厂。

工坊里日夜传出锻铁声与爆炸声,附近百姓虽好奇,却被锦衣卫拦在三里之外,只敢远远议论。

“臣遵旨!休养两日后,定给陛下一份满意的答卷!”

于友祥叩首起身,神色依旧坚定。

朱元璋又看向朱樉:

“老二,你去了广东,新城的规矩由你定。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只一条……最后要让百姓安居、百官信服,明白吗?”“儿臣定不辱使命!”

朱樉昂首应答,眼中满是自信。

这是他第一次独掌大事,心中既有激动,更有决心。

朱标看着弟弟挺拔的身影,心中最后一丝担忧也烟消云散。

“退朝!别忘了去户部领第十五个月的俸禄。”

朱元璋大手一挥,群臣躬身告退,转身便朝着户部国库涌去。

那可是额外的俸禄,即便正一品官员,也能领到一千两白银,对谁都是不小的诱惑。

国库外,沈万三早已带着属下列好队伍,见群臣赶来,朗声道:

“诸位同僚,陛下有旨,按官品发放赏钱……一品在前,九品在后,文官一队,武将一队,勿要拥挤插队。”

群臣皆老老实实排队。

沈万三从边疆罪臣一跃成为国库总管,谁都知道他背后有太子与苏河撑腰,没人敢得罪。

武将队伍由沈万三的长子沈荣负责,沈家父子早年经商时便善管秩序,此刻分工明确,倒也井然有序。

胡惟庸身为左丞相,第一个走到沈万三面前。

沈万三递上一张银票,语气平淡:

“胡丞相,这是您的赏钱,一千两白银的银票,持此票可去京城任意一家大明银行兑换现银。”

这大明银行是苏河提议设立的,专为方便官员与商户兑换银票,如今在应天府已有三家分号,颇受好评。

胡惟庸接过银票,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笑道:

“沈大人入朝后,当真是平步青云。这国库是个好地方,只是水太深,你可得小心些。”

“丞相多虑了,”沈万三拱手,“国库之事皆按陛下旨意办,臣只求无愧于心。”

胡惟庸话锋一转:

“我家恩公,韩国公李善长,近日要办纳妾宴,不知沈大人可否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