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军校成立,蓝玉到访(第2页)

虽非仕途官身,俸禄却远超寻常百姓。

一名技艺娴熟的木工,月俸可达五两白银,若铁匠不仅善打铁,还能钻研器物改良,月俸更是直逼十两。

要知道,明初一户普通农家全年的用度,也不过三两白银,这般丰厚的待遇,自然引得无数匠人动心。

不少世代以打造农具为生的老匠人,将毕生手艺倾囊传授给儿子,催促他们前往应天府应聘。

奈何前来应试者虽多,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却如凤毛麟角,多数人不过是滥竽充数,想混份俸禄。

好在即便如此,工部也总算招揽到了足够的匠人,先前因人手不足而停滞的多项工程,终于得以重启。

工部侍郎于友祥自年假归朝后,便一头扎进了工作里。

此时的工部已在应天府外三里的郊区,开辟出了独立的工坊区域。数十间青砖瓦房拔地而起,工坊内熔炉昼夜不熄,铁器锻造声、木材刨削声不绝于耳。

每日都有大批的铁矿石、硬木、琉璃等材料送入其中,或化为精巧的器械,或成为新器物的雏形。

偶有失败的废品,才会化作灰烬消散在风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更令朝野震动的,是朝廷一则关乎军政的重大举措。

不久前的朝会上,朱元璋当众宣布,由他亲自主持,联合马皇后、监国太子朱标,以及李文忠、徐达、傅友德、常茂、冯胜等开国勋贵,共同组建“大明中央军事委员会”。

其中,朱元璋任最高首领,李文忠、徐达、马皇后为副首领,朱标、傅友德、常茂、冯胜为委员。

其余将领暂不列入,待日后有能力突出者,再酌情增补。

这一新机构的出现,让满朝文武皆感诧异。

明初军务素来由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分管,如今突然设立中央军委,众人一时摸不透陛下的用意。

直到一周后,朱元璋再次下旨,宣布将在应天府外二十里的空旷地带,修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学府,定名“大明中央第一军校”,由他亲任校长,徐达、李文忠等将领兼任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