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洪武宴风波(第2页)

“看来我得多跟他学学,说不定日后战场上交涉,也能派上用场。”

打定主意,他目光扫过周围几人,却没料到,本该暴怒的李善长,竟突然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哈哈哈!苏小友果然名不虚传,真是日能张嘴把石头说开花!”

李善长捋着胡须,语气亲切得如同长辈对晚辈:

“不过今日之事,也确实怪老朽……没能早些派门客去请你到寒舍拜访,才闹出这般误会。咱们莫要再纠结此事了,再聊下去,可要错过拜堂的吉时了。你与蓝将军想来也饿了,咱们这就入席吃宴吧!”

说罢,他便作势要引众人落座,那模样,仿佛真的没把苏河方才的话放在心上。

“哎呀!韩国公这般大气,真是令人钦佩!”

苏河话锋一转,笑着打趣:

“如此看来,那位姑娘能被韩国公纳为小妾,当真是三生有幸。小子也羡慕韩国公,都已是花甲之年,仍能与咱们这些晚辈一般,享这春宵之乐!”

“哈哈哈!”

李善长当即放声大笑,却并未接话。

旁人只当他是被逗乐了,可若凑近细看,便会发现他眯起的眼底,藏着旁人看不见的怨毒与杀意。

他伸出手,用力拍了拍苏河的肩膀,随后在小妾的搀扶下,转身离去。

“苏小友,蓝将军,这边请。”胡惟庸的声音适时响起,语气依旧客气。

苏河侧身拱手,示意他先行。

不多时,两人便一同走进了宴席所在的阁楼。

这阁楼占地颇广,厅内已坐了不少宾客,苏河扫了一眼,大多是六部的次官,唯独不见工部官员的身影。

他心中了然,彼时朝廷正着力修缮应天府外郭城,兼之疏通秦淮河漕运,工部诸司的能吏多被派往郊区工地督造。

留在衙署的不过是些处理文书的小吏,平日里本就忙碌,今日自然无暇赴宴。

虽说洪武朝立国已十余年,朱元璋对中枢权力的掌控日渐收紧,六部虽仍存其名,实则权力多被丞相府与皇帝近臣分夺,旧日职能早已不如开国之初明晰,要彻底拆分六部、重新定名,还需些时日。

苏河本想跟着蓝玉一同上三楼饮酒,却被胡惟庸拦了下来。

“苏小友,实在抱歉。这三楼是武将饮酒的地方,像你这般青年才俊,该去二楼就座,与朝中的文官同僚一同饮酒。”

听了这话,苏河心中冷笑。

胡惟庸竟这般不知死活!难怪后来“胡惟庸案”中,他下场那般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