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北伐议定:老将壮志(第3页)

说到“成祖”二字时,朱元璋眼中竟闪过一丝“想揍儿子”的促狭,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儿子未来的不凡。

马皇后瞬间读懂了他的心思,无奈地摇了摇头。

哪有当爹的为了验看儿子本事,特意把人往战场上送的?

事已商议妥当,马皇后也没再多说,起身自顾自回了内室。

……

午后时分,徐达在府中接到了锦衣卫送来的通知。

虽已年迈,又早年受背疽之苦,可他的精神头却比前些年好了许多。

这全靠苏河带来的医术。

当初苏河提出用酒精消毒、羊肠线缝合的法子,朱橚先在动物身上反复操练,历经上百次缝合实验,最终才与傅友德一同为徐达切除了背疽。

手术时,先以酒精消毒创口,再小心翼翼将病灶剔除,最后用羊肠线细细缝合,整个过程惊心动魄。

虽说古代外科鼻祖华佗的典籍中,曾提及“人体有病症非药液可治,需操刀剔除”,可这些年来,敢动手的医者寥寥无几。

没有消毒与缝合之法,即便切去病灶,病人最终也会因感染而亡。

当初苏原本打算研发出大蒜素后再为徐达手术,可徐达的背疽已不容拖延,若再等一两年,病灶恐深入骨髓,届时即便挖断脊椎也回天乏术。

好在手术选在一月初进行,彼时空气寒凉,病菌活跃度低,感染风险远低于夏季。

此刻的徐达身上仍缠着纱布,听闻明日要商议北伐之事,他猛地睁开眼,眼中迸发出炽热的光芒,声音虽略带沙哑,却满是壮志:

“终于要开始了吗?这一次,定要将北元余孽连根拔起!我徐达,定要在青史上再添一笔浓墨重彩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