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其实大明并不差(第2页)

说罢,陶成道望向苏河的眼神里,满是由衷的敬佩。

正是苏河的出现,让他坚信自己的理想绝非空想。

早年他以木匠为业,某次意外中见识到火药的威力,便一心想通过改良炼制之法,造出威力更强的火药。

奈何彼时大明尚无系统的化学知识,他全无理论可循,只能凭一腔热忱埋头摸索。

便是这般毫无基础的境况,陶成道竟凭天赋与毅力,独力编撰出一部专著——《火箭书》。

此书后来更被后世科技强国的顶尖学者奉为圭臬,连钱学森先生与其导师,都对陶成道敬佩有加。

只因他用一生证明:华夏民族从不缺人才,更不缺敢为天下先的开创者。

也正因这份精神传承,后世才有那句激励亿万国人的呐喊:“外国人能搞的,华夏人为什么不能搞?难道华夏人比他们矮一截吗!”

见陶成道仍有些局促,苏河便笑着为他勾勒出一幅远景:

“老陶,你也不必过谦。往后你的成就,说不定会远超于我。切记你的本领,潜心钻研火箭之术,造出更加强悍的兵器,助大明早日扬威天下。届时,千秋万代之后,无数子孙都会以你为榜样;你的名字,更会被供奉在大明研究院的中央,受历朝历代香火敬仰。”

陶成道本就对仕途毫无兴趣,只将科学钻研视作第二生命。

可即便他不重名利,听闻自己能凭研发之功名留青史,心中亦不免激荡。

他喉结微微滚动,眼中已然浮现出未来理想实现的景象,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颤抖:

“苏大人放心!小人此生定不忘您的知遇之恩,亦不负太子殿下的赏识,必当竭尽全力,为大明的科学之业鞠躬尽瘁!”

话音落处,在场三人皆朗声大笑,再举杯共饮。

酒过三巡,苏河看向朱标,语气轻松了几分:

“太子,方才只顾着说老陶的事,倒忘了问你。这般晚了,你不在府中督导雄英课业,怎的专程来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