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明第一研究院,启动!(第2页)

 

“既然当初我能解决科举的事,那如今研究院选人的事,我也能给你出个主意。”

 

马皇后缓了缓,继续道:

 

“你担心书生苦读多年,比不过铁匠,那咱们就给铁匠也设考试啊!”

 

“就说那蒋土,祖传的打铁手艺,在咱大明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让他出几道考验手艺的难题,过了关再派人考察,够格了才能进研究院。而且你想啊,研究院的官只有俸禄,没实权,天天得埋着头琢磨技术,那苦日子,书生就算能进,也未必愿意待啊!”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顾虑,说到底还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当初书生闹起来,虽没农民起义吓人,可那些人嘴皮子厉害,随便几句流言,就能把他好不容易建起来的王朝搅得南北离心。

 

再加上北元还在北边盯着,他实在不敢赌。

 

好在马皇后心思细,想事比他深、比他远。

 

经她这么一劝,再加上朱标在一旁补充细节,朱元璋脑子里渐渐勾勒出了研究院的框架。

 

首先是大明研究院,由于友祥总领,手下分了好几个摊子。

 

蒋土管铁匠活,陶成道专研火器火药,还有些人负责烧石头、炼液体。

 
 

苏河说过,这叫“化学实验室”。

 

只不过现在还没找到特别有天赋的人,都是些想修道长生的道士在慢慢摸索,如今倒是折腾出了盐酸、浓硫酸、硝酸这些东西。

 

就是代价不小,前前后后死了二十多个道士。

 

至于农科院,他们已经敲定了负责人,是个叫徐沛的人。

 

朱元璋虽没见过,但听朱标和马皇后说的,心里已经有了数。

 

这么个能人,要是不能为大明所用,那才是真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研究院直接对皇帝负责,经费还得从国库走。

 

想用钱,于友祥就得找他请示。

 

这么一来,一条牵制权力的路子就通了。

 

朱元璋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

 

第二天。

 

早朝的钟声余韵未歇,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阶下臣工。

 

底下人奏议的多是地方赈灾、漕运调度之类的寻常政务,他未置一词,只将这些琐事尽数托付给监国太子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