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要不造坦克?
苏河是穿越来的现代人,性子向来直爽,不讲究官场虚礼,平日里去研究院查看蒸汽机进度时,发现问题就直接指出来,半点不绕弯子。
于友祥与他接触久了,深知他的脾气。
别说朝中官员,就是朱元璋,苏河说话也从不刻意逢迎。
这么一个人,会亲自去接谁?
正琢磨着,院外传来马蹄声和车轮声。
紧接着,苏河的声音传了进来:
“呦!于尚书久等了,实在对不住!”
苏河领着徐沛刚进院子,见着于友祥便笑着解释:
“你也知道,乡野间的土路本就泥泞不堪,这场雪下得绵密,竟将坑洼全给掩了。看着平坦的路,马车一压进去,当场就陷在泥里动不了,我还是托人找了几头牛,顶着风雪才把车拽出来。”
他搓了搓手,语气诚恳:
“也正因如此,回来得晚了些,还望于尚书莫要见怪。”
于友祥哪敢真让苏大人赔罪,忙往后退了半步,拱手作揖道:
“苏大人这话就见外了,我也是刚到没多久。”
他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郑重:
“对了苏大人,您还不知道吧?如今我已不是工部尚书了。”
先前那番推辞的客套话告一段落,于友祥便将朱元璋拆分工部、改设研究院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听到这话,苏河确实有些意外。
但他意外的不是工部变研究院,而是朱元璋此举背后的威慑。
这在官场上,无异于当面告诉胡惟庸等人:
“我已有杀你之心,只需证据,一笔便可定你死罪。”
玩过牌的人都懂,敢明牌的,必是稳赢的局面。
可朱元璋向来以谨慎至极闻名,从南方起义时做大帅起,大小战事赢多输少,虽非每次都是决定性战役,却也足以见得他手段狠辣。
总能精准揪出敌人弱点,再一击毙命。
“陛下的这些安排,咱们尽量不掺和。”
苏河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于友祥身上:
“你要记着,如今国库充裕,你作为研究院第一任院长,本就注定要青史留名,将来名人堂里必有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