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宝玉丑事(黛玉庶弟)(第2页)
京郊的长亭挤满了送行的人。
薛姨妈望着远去的车马,
眼圈红了又红,
王夫人在旁拍着她的背:
“哭什么,这是高升,该高兴才是。
往后哥哥在南边站稳脚跟,
你们母子也能跟着风光。”
薛姨妈抹了把泪,
忽然觉得这荣国府的门槛,
似乎也没那么难迈了。
……
……
日子一长,
薛姨妈倒真在贾府住出了几分安稳。′2*c′y/x~s\w/.?o`r*g_
每日跟着王夫人去贾母院里请安,
贾母也不敢小看自己了!
陪邢夫人打打马吊,
闲时便带着宝钗去各房走动。林
黛玉和薛宝钗的交情,
也在这日常往来里渐渐热络起来。
那日在潇湘馆,
黛玉正临着赵孟頫的小楷,
宝钗掀帘进来时,
带着股淡淡的冷香,
手里还提着个食盒:
“妹妹看我带什么来了?”
食盒里是两碟精致点心:一碟是金陵特产的桂花糖芋苗,另一碟是新做的蟹粉小笼。
“我听周瑞家的说妹妹这几日咳嗽,
特意让小厨房炖了冰糖雪梨,
放了些川贝,你尝尝?”
宝钗将白瓷碗推到她面前,
银勺在碗里轻轻搅动,
“这梨是刚从咱们庄子上摘的,甜着呢。”
黛玉望着碗里晶莹的梨块,心里暖烘烘的。
她素来不喜欢应酬,
却不知怎的,
对着宝钗总生不出隔阂。
“多谢宝姐姐,”
她拿起块糖芋苗,
“你也尝尝,这味道倒像我小时候在扬州吃的。”
两人凑在一处,就着窗下的暖阳说些女儿家的闲话。
……
……
宝钗说起金陵的秦淮河;
黛玉便讲扬州的瘦西湖,
春日里画舫穿梭,
两岸的桃花能映红半池水。
说着说着,
竟发现彼此都爱读《离骚》,
都不喜府里那些虚头巴脑的应酬。
“前儿老太太赏的那匹霞影纱,”
宝钗忽然道,“我瞧着做件夹袄正合适,
妹妹肤色白,穿了定好看。
改日我让莺儿给你送来?”
黛玉摇摇头,指尖捻着垂在胸前的璎珞:
“我这里还有几匹父亲从苏州带来的素绉缎,
做衣裳太素净,不如给姐姐做个帐子?
夏天挂着,又凉快又雅致。”
宝钗笑着应下,目光落在黛玉案上的诗稿上
——是首新填的《如梦令》,
写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拿起笔,在旁边添了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笔锋圆润,倒和黛玉的清瘦字迹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