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新物种的诞生(第3页)

 

 【花粉效果:吸入花粉者,会陷入幻觉,以一种极具美感、充满艺术性的视角,重新体验自己一生中最痛苦的记忆。该效果能激发强烈的创作灵感。】
 

 林枫将这种花的种子,悄无声息地撒遍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起初,只是一些情场失意的年轻诗人,在他们哭泣过的窗台下,发现了这种不知名的小花。他们被花的美丽所吸引,在闻到花香后,脑海中浮现出与恋人分手的场景,但那场景不再是撕心裂肺的痛苦,而象是一幕幕构图完美的悲情电影,充满了破碎的美感。
 

 灵感如泉涌,他们写下了前所未有的动人诗篇,一举成名。
 

 这个发现,瞬间引爆了整个艺术界。
 

 “悲愿之花”成了所有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至宝。为了得到最顶级的花,他们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地“制造”悲伤。
 

 一个画家,为了培育一朵完美的“绝望之红”,亲手毁掉了自己所有的作品。一个音乐家,为了催生一株罕见的“悔恨之蓝”,故意背叛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情侣们以“为艺术而分手”为荣,家人们以“为创作而反目”为傲。
 

 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追求痛苦的狂欢。他们不再是感受悲伤,而是在表演悲伤,消费悲伤。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被当成了培育花朵的肥料。
 

 林枫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他发现自己玩脱了。
 

 他本意是想讽刺一下这种病态的审美,结果却亲手柄它推向了极致的疯狂。这个世界的负面情绪,并没有因为花朵的吸收而减少,反而在人们的刻意制造下,呈几何级数增长。整个位面的“情绪生态”,正在滑向崩溃的边缘。这朵花,成了一个放大痛苦的癌细胞。
 

 “失策了”林枫的意识中闪过一丝懊恼。
 

 直接抹除“悲愿之花”?不行。这等于是承认自己这个“内核定义者”犯了错,太掉价了。而且,治标不治本,只要这种病态的审美还在,没有花,他们也会用别的方式去追求痛苦。
 

 必须用更优雅的方式,来修正这个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