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种田文里的炮灰小农女(八)(第2页)

 她为他高兴,由衷地高兴。她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他的才华理应得到这样的认可。 

 然而,喜悦之余,一丝淡淡的怅惘也悄然浮上心头。他如今是解元老爷了,身份天差地别,还会记得这小小的“暖香斋”,记得她这个普通的农家女吗?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绚丽的橘红色。-p′f·w^x¨w`._n?e/t\“暖香斋”快要打烊,店里只剩下三两桌客人。 

 盛晚儿正在柜台后清算今日的账目,忽然感觉到门口的光线一暗,一个修长的身影走了进来。 

 店里的客人似乎都安静了一瞬。 

 盛晚儿若有所觉,抬起头。 

 苏祈宁就站在门口,风尘仆仆,却掩不住那通身清雅矜贵的气度。他似乎清瘦了些,但眉眼间的沉静从容依旧,只是那双向来清淡的眸子里,此刻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邃的温柔。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月白色长衫,更衬得面如冠玉,身姿挺拔。解元的光环并未让他变得骄矜,反而沉淀出一种更加内敛光华的气质。 

 西目相对,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盛晚儿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如擂鼓般狂跳起来。她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是苏祈宁先开了口,声音比记忆中更低沉温润了些:“盛姑娘,我回来了。” 

 简单的几个字,却像是一阵暖风,吹散了盛晚儿心中最后那点不确定的阴霾。 

 她走出柜台,脸上不由自主地绽开一抹明媚的笑容,眼波流转,胜过晚霞:“恭喜苏公子……不,恭喜苏解元金榜题名。” 

 苏祈宁看着她如花的笑靥,目光在她发间微微一顿——那支他亲手雕刻的黄杨木晚香玉簪,正斜斜地插在她的乌发间,朴素,却与她相得益彰。 

 他唇角弯起一个清晰的弧度,眼中暖意融融:“姑娘送的健脑粥和安神汤,功不可没。” 

 这话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却让盛晚儿的耳根瞬间红了。原来他一首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