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种田文里的炮灰小农女(十)(第2页)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涩意,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眼前的活计中。灶上熬着的春笋汤散发出清鲜的香气,那是她用新采的嫩笋和咸肉细心煨煮的,是她能把握的、实实在在的生活。~看¨书?屋+ .追!最?新?章~节`
苏祈宁再次来到“暖香斋”时,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
她依旧微笑着招呼他,为他端上他常点的青团和春茶,言行举止挑不出错处,但那笑容里,少了些往日的自然,多了一份刻意维持的客气与疏离。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会主动与他分享新研制的点心,或是对着《山家清供》请教他几个生僻字的念法。
“盛姑娘,”在她转身欲回柜台时,苏祈宁开口叫住了她。他目光清朗,落在她微微低垂的眼睫上,“前日秦小姐无礼,我代她致歉。那些无稽之谈,望姑娘勿要介怀。”
盛晚儿身形微顿,抬起眼,对上他坦荡的目光。他眼神清澈,带着真诚的歉意,没有丝毫看轻或怜悯。这让她心中稍安,却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两人之间的鸿沟。
“公子言重了。”她轻轻摇头,语气平和却带着距离,“秦小姐心首口快,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公子前程似锦,实在不应常来我这小店,以免惹人闲话,于公子清誉有损。”
她的话说得委婉,意思却明确——她想划清界限。
苏祈宁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她这般冷静疏离的模样,竟比那日秦惜玉的吵闹更让他觉得不适。他看着她,她穿着半旧的春衫,身形纤细,站在那里却像一株柔韧的春草,自有风骨。
“苏某交友,但求问心无愧。”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暖香斋’食物洁净,滋味甚好,盛姑娘品性温良,靠双手立世,苏某敬重尚且不及,何来损及清誉之说?”他顿了顿,语气放缓,“京中春闱在即,苏某不日便将启程。若因旁人几句闲言,便辜负了姑娘这一席暖食,才是憾事。”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轻轻拂过盛晚儿心头那层自我保护的薄冰。春闱在即……他很快就要离开了。这个认知让她心头莫名一紧,那刻意筑起的疏离,似乎也随之松动了几分。她没有再说话,只是福了一礼,便转身去招呼新进店的客人,但紧绷的肩背,似乎悄然松弛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