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骨瓷密码(第2页)

 几道极其细微、几乎与骨纹平行的、浅浅的刮痕!痕迹非常陈旧,被后来的高温和瓷土包裹所覆盖、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是某种锐利工具(很可能是雕刻刀或解剖刀)留下的刻痕! 

 这些刻痕的位置和方向…似乎并非为了分离骨肉,更像是一种…标记?或者某种未完成的、诡异的“雕琢”? 

 苏瑾的心跳平稳,但镜片后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 

 她切换了光源角度,用特殊波长的侧光照射。在骨碎片靠近髓腔的一个隐蔽凹陷处,一点极其微小的、颜色深褐的异样附着物显现出来! 

 她屏住呼吸,用超细的取样针,以近乎不可能的角度和力度,小心翼翼地提取了那比针尖还小的附着物,放入一个特制的微型离心管。*幻!想?姬/ +免^肺!跃^渎· 

 “疑似有机质残留,位置隐蔽,高度疑为生物组织碳化遗留物。 

 需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她对着录音笔,清冷地陈述,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异常清晰。这发现非同小可! 

 如果这附着物能提取出dnA或蛋白质信息,将是锁定死者身份的关键! 

 接着,她的目光转向了在周氏老窑深处提取到的那一小撮混合着骨灰和特殊窑土的深褐色粉末。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粉末被极其小心地转移到一片特制的超薄金相载玻片上。苏瑾启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高倍电子束扫过,屏幕上瞬间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微观世界:无数扭曲、破碎、如同月球表面陨石坑般的骨小梁结构,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这是高温焚烧后残留的骨松质特征,铁证如山!更关键的是,在这些破碎的骨结构之间,紧密胶结着无数极其微小的、棱角分明的矿物晶体颗粒 

 正是那种在窑炉砖缝里发现的、闪烁着妖异翠绿色的特殊黏土的主要成分! 

 “窑土与骨灰混合焚烧,确证。”她低语,记录下这一关键发现。这绝非意外,而是精心设计的“工艺”!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最关键、也是最微小的样本上——那些从老窑深褐色粉末中分离出的、米白色的微小骨松质颗粒, 

 以及那些更细碎的灰白色骨碎片粉末。这才是进行骨龄和同位素分析的希望所在。 

 她启动了实验室里最精密的仪器之一: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 

 一束极其纤细、能量高度集中的激光束,如同最精准的手术刀,瞄准了载玻片上的一颗孤零零的骨松质颗粒。 

 激光瞬间汽化掉微乎其微的一点样本,产生的气溶胶被送入等离子体火炬,在超过7000度的高温下被彻底分解、电离。 

 仪器屏幕上,代表着不同元素同位素的谱线开始疯狂跳动!锶(sr)、铅(pb)、氧(o)…各种元素的同位素比值被高速采集、分析。 

 苏瑾紧盯着屏幕,冰冷的镜片反射着跳跃的数据流,她的呼吸似乎都放到了最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隔壁案情分析室,方哲的茶己经凉透。 

 门口,雷震的身影纹丝不动。隔间里,林风键盘的敲击声密集如鼓点。 

 突然,LA-iCp-ms的分析软件发出“嘀”的一声轻响,屏幕上弹出了初步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报告! 

 苏瑾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瞬间锁定了那个关键数值——^(87)sr/^(86)sr比值。 

 屏幕上同时叠加着青昌地区己知的生物样本库(主要来自本地水源、农作物和动物骨骼)的锶同位素特征分布图。 

 那个微小的骨松质颗粒的锶同位素比值,如同一颗精准的子弹,狠狠地钉在了青昌本地特征分布带的核心区域!分毫不差! 

 “锶同位素比值…高度吻合青昌本地特征。”苏瑾对着录音笔,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微微加快了一丝,“样本个体…生前长期生活于青昌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