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尘封的雪渊

 公安部大楼深处,特案组办公室内弥漫着一股不同往常的沉寂。*a\i′t^i~n/g+x^i^a`o^s·h¢u~o^.^c\o!m* 

 己是上午九点,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磨石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却照不亮房间里的某种空缺感。 

 西张办公桌中的一张异常整洁——雷震的桌子。 

 上面没有堆积如山的案卷,没有他常看的格斗杂志,更没有那些标志性的军用物品。 

 桌角放着一盆绿萝,是方哲前几天搬过去的,说是“增添点生气”,但那抹绿意反而凸显了主人的缺席。 

 “雷子不在,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方哲一边整理着新送来的文件,一边叹气,“这办公室安静得让人不习惯。” 

 他穿着熨烫平整的藏青色夹克,头发一丝不苟,但眼下淡淡的青黑透露着连日的忙碌。 

 桌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旁边是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待处理卷宗。 

 对面的苏瑾头也不抬,声音清冷:“安静有利于专注工作,雷警官康复后自然会归队。” 

 她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套精密解剖器械,动作流畅而精准。 

 那些闪着寒光的不锈钢工具在她手中如同有了生命,被一一检查、消毒、归类,然后整齐地放回那个标志性的银色手提箱中。 

 箱内衬里是特制的防震材料,每个凹槽都恰到好处地容纳着不同功能的器械 

 从最基础的解剖刀到特制的微量物证提取工具,一应俱全。 

 “苏博士说得对,工作是该专注。”方哲笑着打圆场,但笑容有些勉强,“只是想到雷子还在医院躺着,心里不是滋味。” 

 雷震为了掩护队友,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大部分冲击。虽然防弹衣救了他一命,但多处骨折和内脏震荡足以让他在病床上躺上好一阵子。 

 角落里的林风抬起头,推了推黑框眼镜:“我昨天去医院看了雷哥,他说躺得浑身难受,想回来工作。” 

 经过数次案件的磨练,林风不再是那个完全躲在兜帽阴影里的技术宅,虽然依旧不算健谈,但至少能主动表达想法了。 

 “胡闹。”陈墨的声音从窗边传来,不高,却让所有人都静了下来。 

 老人站在百叶窗前,目光望着窗外公安部内院的景色,手中捧着那个磨损严重的旧搪瓷缸。 

 缸身上“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字样己经斑驳褪色,边沿处露出深色的金属基底。 

 他吹了吹气,慢悠悠地啜了一口茶水。 

 “伤筋动骨一百天,让他好好养着。”陈墨转过身,目光扫过办公室, 

 “我们手上的工作不能停,全国各地报上来的悬案奇案不会因为缺人就停止发生。” 

 他踱步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 

 这张桌子比其他人的都要老旧,桌面上放着几份摊开的卷宗,页边被磨得起了毛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方哲揉了揉太阳穴:“陈老说得对。 

 这不,刚送来一批地方上解决不了转交过来的陈年旧案,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他指了指手边那摞半米高的文件,“有些案子搁置了十年以上,证据链残缺,证人失踪或死亡,现场破坏...看得人头疼。” 

 苏瑾终于合上了她的银色手提箱,卡扣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悬案之所以成为悬案,往往是因为最初的调查方向错误或遗漏了关键证据。” 

 她冷静地说,“只要物证保存得当,总有重新发现真相的可能。” 

 “就怕有些地方保存条件有限,这么多年过去,物证早就污染或丢失了。”方哲摇头, 

 “更别提那些电子数据,十年前的技术和现在天差地别,很多存储介质现在都读不出来了。¢萝-拉?晓-说! +追·罪,欣?章-踕,” 

 听到这话,林风突然来了精神:“这个我可以试试。 

 老旧存储介质的读取和修复是我的强项,只要不是物理损伤太严重,一般都能提取出数据。” 

 他的语气中带着难得的自信,手指无意识地在键盘上敲击着,仿佛己经迫不及待想要大展身手。 

 陈墨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方哲手边那堆卷宗上:“挑几个最有价值的先看看。林风,你帮忙做电子档案的初步筛选和分类。” 

 “好的,陈老。”林风立刻应道,起身走到方哲身边,开始协助他将纸质档案扫描录入系统。 

 办公室暂时陷入忙碌的安静中,只有扫描仪的嗡嗡声和键盘敲击声交错响起。 

 陈墨继续喝着热水,目光却若有所思地停留在那堆逐渐减少的旧卷宗上。 

 突然,他的视线被一份特别厚重、封面泛黄的卷宗吸引。 

 那文件夹的样式明显是十多年前的制式,边缘磨损严重,侧面标注的案件名称墨迹己经有些模糊。 

 “等一下,”陈墨开口,声音让方哲和林风同时停下动作,“那份,拿给我看看。” 

 方哲顺着他的目光,从堆中抽出了那份厚重的卷宗,递了过去。 

 封面上用黑色墨水写着:【2008-冬-长白山-雪渊山庄-未结】,下面盖着“机密”字样的红色印章。 

 “雪渊山庄...”陈墨轻声念出这个名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卷宗边缘, 

 那里的纸张因为多次翻阅己经变得软薄,“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见到这个案子。” 

 苏瑾抬起头:“陈老知道这个案件?” 

 “听说过。”陈墨的视线变得深远,仿佛穿透了时间和空间,回到了某个记忆中的场景, 

 “当年这案子在东北警界轰动一时。富商雪夜毙命于密室,无凶器无痕迹无目击者, 

 典型的‘三无’案件。几个部门联合调查了小半年,最终不了了之。” 

 他小心地打开卷宗, dust off the dust,泛黄的纸张散发出特有的陈旧气味。 

 第一页是案发地点的照片 

 一栋坐落在长白山深处的豪华别墅,被厚厚的积雪包围,宛如与世隔绝的孤岛。 

 “2008年冬天,长白山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暴风雪。”陈墨开始叙述,声音平稳而富有磁性,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