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迷雾中的众人

 陈墨的话语在办公室内回荡,仿佛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_卡!卡·小.税,王\ -首`发. 

 “凶手根本不需要进入...”方哲重复着这句话,眉头紧锁,“陈老,您的意思是?” 

 陈墨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缓端起那个旧搪瓷缸,吹了吹表面并不存在的浮沫,啜了一口微凉的茶水。 

 茉莉花的香气在空气中淡淡弥漫,与他眼中深邃的思考形成奇妙对比。 

 “让我们先放下密室的手法,”他终于开口,声音平稳而深沉,“回到最基本的犯罪要素:动机和机会。” 

 他将茶杯放回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那份泛黄的卷宗:“十几年前,调查组被困在了‘如何做到的’这个技术性问题里,却忽略了更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和‘谁’。” 

 苏瑾己经将她的银色手提箱重新打开,取出一套精致的测量工具和放大镜,开始仔细研究现场照片中的细节。 

 她的动作精准而优雅,每件工具在她手中都像是有了生命。 

 “我同意陈老的观点。”她头也不抬地说,“无论手法多么精妙,凶手的动机和心理状态总会通过某些细节显露出来。” 

 方哲拿起一叠询问笔录的复印件:“那么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七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秘密...” 

 陈墨点头,翻开卷宗中的人员背景部分:“先从最明显的人开始——柳芸,赵德明的第二任妻子,时年三十岁,比丈夫小二十八岁。” 

 他找到柳芸的照片——一个容貌美艳的女人,有着精心打理的长发和略显矜持的微笑。 

 “典型的利益婚姻。”方哲评论道,“卷宗里提到,赵德明的遗嘱中将大部分财产留给了她,包括那栋别墅和多个银行账户。” 

 苏瑾从照片上抬起头:“法医报告中提到,赵德明长期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作为最亲近的人,柳芸完全有机会在药物上做手脚,为什么选择如此冒险的方式?” 

 “问得好。”陈墨赞许地点头,“这也是当年调查组的疑问。 

 但值得注意的是,赵德明虽然年近六十,但身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定期接受周铭医生的检查。 

 柳芸可能等不及自然死亡,或者担心丈夫修改遗嘱。” 

 林风突然插话:“我找到了柳芸的财务记录。 

 案发前六个月,她购买了一份巨额人身保险,受益人是她自己。保额足够她奢侈地度过余生。” 

 方哲吹了声口哨:“动机更加明显了。但她是否有能力完成如此精密的犯罪?” 

 陈墨翻到柳芸的询问笔录:“根据她的证词,案发当晚她一首在自己房间看书,因为停电早早休息了。声称没有听到任何异常声响。~墈^书~屋\ ?勉+废′粤′黩^”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但有个细节值得注意 

 柳芸提到她睡前服用了安眠药,这是周铭医生开给她的,因为她长期失眠。” 

 苏瑾敏锐地抬头:“安眠药?什么类型?” 

 陈墨查找着相关记录:“苯二氮卓类药物,服用后会产生深度睡眠,不易被吵醒。”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她没有听到撞门声或其他动静。”方哲说, 

 “但也意味着如果她是凶手,必须确保自己在药物起效前完成犯罪。” 

 陈墨微微颔首,继续往下说:“下一位,赵伟,赵德明与前妻所生的儿子,时年二十五岁。” 

 照片上的年轻人面色阴郁,眼神中带着叛逆和不满。 

 “父子关系紧张。”陈墨说,“卷宗记录显示,赵伟大学辍学后一首无所事事,依靠父亲提供的津贴生活。 

 但赵德明对儿子的挥霍无度越来越不满,案发前一个月威胁要切断经济支持。” 

 方哲翻看着询问笔录:“赵伟声称案发当晚他在自己房间听音乐 

 用耳机,所以没听到任何动静。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房间在三楼,距离主卧室最远。” 

 苏瑾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赵伟经济上依赖父亲,为什么还要杀死他?这不是切断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吗?” 

 陈墨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很好的问题。 

 但调查组发现,赵德明有一份秘密遗嘱,实际上给儿子留下了相当可观的遗产,只是赵伟本人不知情。” 

 “有趣。”方哲摸着下巴,“也就是说,赵伟有动机,但不知道自己其实能从父亲死亡中获益。” 

 林风敲击键盘的声音突然加快:“我找到了赵伟案发前几个月的通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