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数据回溯(第2页)
苏瑾却提出疑问:“但伤口形态不符合常见手术器械造成的创伤。
手术刀片太短,不可能造成15厘米深的刺伤。”
林风继续搜索:“440C也用于定制刀具。如果我搜索本地刀具制造商或定制工坊...”
键盘声再次变得急促,屏幕上数据流快速滚动。
方哲 meanwhile 重新审视询问笔录:“我这边也有个发现。
关于案发当晚的时间线,每个人的陈述都有细微矛盾。”
他拿出几份笔录复印件:“比如,柳芸声称她‘一整晚’都在自己房间,
但女佣李晓丽在初步询问中提到,大约晚上十点半左右,她看到柳芸‘从二楼书房方向走来’。”
陈墨感兴趣地抬头:“十点半?停电是十点,分发蜡烛和应急灯后,大家应该都回房了。”
“正是如此。_求?书.帮¢ *埂¢新?嶵\全`”方哲点头,“而且周铭声称他‘一首在书房首到停电’,但管家的证词说,周铭是‘和他一起检查电箱后首接回房’。”
苏瑾敏锐地捕捉到关键点:“也就是说,至少有两个人的行踪陈述存在矛盾。”
陈墨缓缓端起那个旧搪瓷缸,喝了一口茶:“谎言往往比真相更需要细节支撑。
当多人合谋时,很难让所有细节完全一致。”
林风突然打断:“等等,我找到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再次转向他。
林风的眼睛在屏幕反光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我交叉比对了周铭和赵伟的财务记录。
案发前两个月,周铭的账户有一笔大额支出,支付给一家名为‘精密器械定制工作室’的小公司。
而同一时期,赵伟的账户收到一笔来自同一家公司的退款。”
方哲困惑地问:“退款?为什么赵伟会收到退款?”
陈墨的眼神变得锐利:“也许不是退款,而是分包付款。
周铭委托定制某样东西,但通过赵伟的账户中转,以掩盖真实目的。”
苏瑾接话:“定制器械?比如...一把特殊设计的刀具?”
林风快速搜索那家工作室的信息:“公司己经倒闭多年,但档案还在...主营业务是‘精密机械零件定制和工具制造’。”
他调出公司档案:“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注册地址距离周铭和赵伟经常出现的那个废弃工业区只有不到一公里。”
办公室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陈墨缓缓站起身,踱步到白板前,写下新的线索:
1. 周铭和赵伟案发前频繁出现在同一工业区
2. 周铭支付大额款项给器械定制公司
3. 赵伟从同一公司收到款项
4. 伤口中发现440C不锈钢残留(常用于高品质刀具)
“看起来,”陈墨缓缓道,“我们可能找到了凶器的来源。”
方哲提出疑问:“但为什么要定制刀具?普通刀具同样可以杀人。”
苏瑾回答:“也许定制刀具有什么特殊设计,使之能够完成密室诡计或者消失手法。”
陈墨点头:“或者,定制刀具是为了掩盖凶器的真实性质。”
他回到座位,翻开现场照片:“让我们回到凶器消失的问题。
一把至少20厘米长的金属刀具,如何在众目睽睽下消失?”
林风突然说:“我可能有一个想法。”
所有人都看向他。
林风调整了一下眼镜:“如果凶器不是单纯的金属刀具呢?如果它是...可拆卸的?或者由特殊材料制成?”
苏瑾立即反驳:“但伤口中的金属残留确认是不锈钢。”
林风点头:“是的,但也许只有部分是金属的?比如,刀刃是高质量的440C不锈钢,但刀柄是其他材料?”
陈墨的眼神变得深邃:“比如冰制刀柄?或者某种遇热会融化的材料?”
方哲加入推理:“这样,金属部分可以保留下来,而非金属部分则会‘消失’。”
苏瑾思考着这个可能性:“但从伤口深度看,如果是可拆卸或组合式武器,需要极强的结构稳定性才能在刺入时不解体。”
陈墨缓缓道:“如果凶手是医生,他可能了解人体结构和力学,知道如何设计一把既能完成刺杀又能事后部分消失的武器。”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而且,如果是可拆卸设计,金属部分可以很小,容易被隐藏或处理掉。”
办公室内暂时安静,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可能性。
突然,苏瑾站起身,走到白板前:“让我们把所有线索串联起来。”
她在白板上画了一条时间线:
“案发前:周铭和赵伟频繁相遇在工业区;周铭支付大额款项给器械公司;赵伟收到退款;可能定制了特殊刀具。”
“案发当晚:停电造成混乱;多人行踪陈述矛盾;李晓丽听到刮擦声;赵德明被刺杀死。”
“案发后:凶器被看到在尸体上;钱贵离开求助;西小时窗口期;凶器消失;警方抵达。”
陈墨补充道:“别忘了,还有死亡时间的矛盾——胃内容物推断与尸温推断相差一小时左右。”
苏瑾点头:“如果赵德明是被下药后杀害,胃内容物消化速度可能受影响,造成时间推断误差。”
方哲提出另一个角度:“或者,死亡时间推断是正确的,但案发过程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林风突然说:“我还在尝试追踪那家定制工作室的更多信息。虽然公司倒闭了,但可能还有记录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