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折射的杀意(第3页)
同时,她注意到,镜子边框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以及原本靠墙的墙面底部,都有一些非常轻微的、
非正常的磨损痕迹,像是被某种极细的、坚韧的线体快速拉拽摩擦过。
“陈老,”苏瑾举起证物袋,里面是那几片微小的透明薄膜,“同一种材料。出现在两个‘意外’现场。”
方哲那边也有了进展,他走回来,语速略快:“保姆说,赵总最近几个月睡眠不好,健身时喜欢戴降噪耳机,声音开得很大。
另外,她提到大概十天前,赵总请人来‘调整’过健身房的光线,说是为了保护视力,来的是一位很有气质的、姓慕容的先生。”
慕容渊!果然是他!
“光线调整…”陈墨喃喃道,走到那面倒下的镜子原本位置的后方,抬头看着墙壁和天花板。
他注意到,墙壁上有一处极其细微的、几乎与墙面融为一体的凸起,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伸出手指,轻轻触摸,感觉那像是一个…微小的、可以伸缩的卡扣或者挂钩?
林风完成了扫描,看着平板上的三维模型,突然开口:“这个房间的灯光系统…被改动过。
预设的几个场景模式里,有一个模式的触发条件很奇怪…不是手动开关,也不是定时,
而是…与某个特定的声音频率阈值关联?而且,看模型,如果那面镜子以这个角度倒下…”他在平板上模拟着镜子倒下的轨迹,
“它的落点,确实会精准覆盖死者通常进行拉伸运动的位置。”
所有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慕容渊”这个名字串了起来。
雷震结合苏瑾发现的摩擦痕迹、林风的声音触发推测,以及自己观察到的墙壁划痕和那个微型卡扣,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个画面:
“他不是被镜子意外砸倒的…他是被‘引导’甚至‘固定’在那个位置的!
镜子倒下可能只是最后一步!有人利用了他戴降噪耳机的习惯,设置了某个声音触发机关,
同时可能利用了镜面反射,在他健身时制造了某种视觉干扰或误导,让他无意识地站在了那个死亡点上!
那些透明的薄膜和细线…可能就是机关的一部分!”
这个推论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
这不是简单的意外,也不是激情杀人,而是一个充分利用了环境、受害者习惯、光学和声学原理的、极其精巧冷酷的谋杀设计!
陈墨沉默地听着,手中的旧茶缸握得很紧。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光潋滟,晃动着无数太阳的倒影,真实与虚幻交织。
“两起案子,两个看似成功的精英,都与慕容渊有关。”陈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一个痴迷古镜,一个钻研现代视觉科技。
慕容渊在他们死前都出现过,以‘调试光线’的名义。现场都留下了特殊的透明薄膜和机关痕迹。”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这不是独立的意外,而是系列谋杀。
凶手就是慕容渊。他的动机不明,但他的手法…是利用‘光’与‘影’,利用人的感知漏洞,制造‘完美的意外’。”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雷震语气坚决。
苏瑾小心地将所有新发现的物证收进她的银色箱子:“这些样本需要立刻进行更精确的组分分析,与苏州现场的进行比对。”
林风己经开始尝试追踪慕容渊在无锡的落脚点和社会关系:“他工作室注册地址是假的,我需要时间挖他的真实ip和通讯记录。”
方哲深吸一口气:“我来协调两地资源,并深入调查沈墨轩、赵坤以及慕容渊之间,除了明面上的交集,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不为人知的联系。”
一起突如其来的无锡案件,不仅没有打乱节奏,反而让模糊的凶手画像瞬间清晰,也让特案组意识到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对手
一个精通光学和心理学的、高智商的设计师。较量,己经升级。而下一面“镜子”,又会出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