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虚像与实线(第3页)
“但是,我们目前所有的推断,都建立在‘慕容渊是被冤枉的复仇者’这个假设之上。
证据呢?”他看向林风,“除了那些边缘信息和匿名爆料,
有没有更确凿的证据,能证明沈墨轩和赵坤当年确实参与了数据造假或成果窃取?”
林风皱紧了眉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慢了下来:“官方记录很干净。当年的项目评估报告只说‘技术路线失败’。
首接的证据…很难找,毕竟过去几年了,而且如果真是丑闻,相关方肯定会极力掩盖。”
“慕容渊本人呢?”雷震问道,“找到他,一切就清楚了!”
方哲摇头:“我协调了两地警方,慕容渊登记的工作室地址是空的,常用的通讯方式也都中断了。
他很警惕,或者说,他早就计划好了消失。”
苏瑾拿起一个装有透明薄膜的证物袋,对着灯光仔细观察:“如果找不到首接的人际关系证据,或许可以从物证上寻找突破。
这种薄膜,慕容渊是从哪里获得的?是自己实验室的残留,还是有特定来源?
还有他使用的机关细线,材质是什么?找到这些材料的独特来源,
或许能反向追踪到他现在的藏身之处,或者至少验证他的能力范围。”
陈墨赞许地点点头:“苏瑾说得对。实线,不能只盯着人和事,物,也是实线。
小林,集中精力,深挖这种薄膜和可能线缆的物料来源、生产批次、流通记录。
慕容渊要完成如此精密的布置,不可能不留下采购和使用痕迹。”
“明白!”林风立刻应道,重新埋首于代码的海洋。
陈墨又看向雷震和方哲:“雷震,你负责根据现有线索,模拟还原慕容渊可能使用的所有机关组合,
尤其是声音和光线触发部分,我们需要预判他下一次可能使用的手法。
方哲,你继续深挖沈、赵、慕容三人当年的具体合作细节,尝试寻找可能知情但又边缘的第三方,
比如他们当年团队的其他成员,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助理、学生。”
他最后看向苏瑾:“苏瑾,你和当地法医及痕检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对所有物证进行最深入的分析,任何微小的异常都不要放过。”
分工明确,特案组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慕容渊的面目逐渐清晰,但笼罩在他身上的迷雾,以及他那基于“光与影”的致命游戏,却显得更加深邃和危险。
陈墨拿起那个己经空了的旧茶缸,走到饮水机旁,缓缓注入热水。
他看着杯中翻滚的水汽,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个隐藏在无数镜面之后,带着偏执笑容的复仇者。
“找到他,”陈墨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也像是对全体队员,“在他落下下一面镜子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