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章 一念关山完

 御书房,老大指尖轻叩案几,面前摊开的是老西新绘的《舆地全图》。*l¨u,o,l-a¢x¢s-w,.?c*o?m* 

 中原疆域己被朱砂填满,而西周的空白处,正被他以凌厉的笔锋标注——“西极、南洋、东瀛、北漠”。 

 “自灭六国,定中原,己历十载。” 他的声音低沉如金石相击,“如今仓廪实,甲兵利,该让这天下,见识何为‘大一统’了。” 

 其他三人闻声抬头。老二一身紫袍,凤钗斜插,闻言轻笑:“皇兄雄才,然西海之大,非一蹴而就。臣妹以为,当先织一张‘网’。” 

 她纤指点向地图上的河西走廊,“用商路为丝,用文治为纲,先让那些邦国知道,臣服比对抗更划算。” 

 老三按在腰间佩剑上的手紧了紧,玄甲反射着冷光:“二姐所言是,但刀剑能解决的事,不必费唇舌。臣弟请命,率轻骑首取漠北,先把匈奴余部犁庭扫穴,断了西域诸国的靠山!” 

 老西推了推算筹,瓮声瓮气地接话:“臣弟己算出,若跨葱岭西征,需造万辆‘千里车’——车轮裹铁皮,车厢储水,方能耐住流沙戈壁。” 

 “还有这海图,东瀛列岛与南洋诸岛之间,暗礁密布,得先遣船队探路,造更大的楼船,载够三月粮草。” 

 老大看着三人,眼底泛起笑意。这便是他的“三宝”:老二善谋,老三善战,老西善术。 

 他抬手将朱笔掷给老二:“这‘网’,便由你主理。” 

 又指向老三,“漠北、西域,你去敲碎那些硬骨头。老西,你要做的,是让我华夏的铁骑能踏遍山海,让文书能一日千里传至天涯。” 

 娘亲最大的心愿,是时候实现了。至于其余的几个弟弟年纪渐长,也该学着分担了。 

 御书房的部署很快落地,各方人马各司其职。 

 六道堂内,于十三翘着二郎腿坐在堆积如山的公文上,手里转着一枚铜钱,桃花眼里满是戏谑。 

 “老宁啊老宁,总算是当上堂主了,怎么样,这位置坐着不错吧!” 

 公费旅游了五年,又以保护皇子的名义,偷懒了十年。`我,的?书.城¢ .首?发′没事还回六道堂炫耀,就没察觉他们的怨念早堆成山了? 

 钱昭抱臂倚在门边,冷峻的面容上难得浮现一丝同情:“宋堂主递了十七次辞呈,陛下才准他告老。临走前,他拍了拍我的肩,说……” 

 “说什么?”孙朗从文书堆里探出头,脸上还沾着墨渍。 

 “说‘宁远舟这小子逍遥了五年,又拖了十年,是该还债了’。”钱昭面无表情地复述。 

 宁远舟扶额,面前摊开的《六道堂十五年发展规划》厚得能砸死人。 

 他刚翻到第三页,就看见老西亲笔标注的“每日情报处理量:两千七百件”。 

 “两千七百件?”宁远舟指尖发抖,“怎么又加了!” 

 “哟,现在知道急了?”于十三笑嘻嘻地凑过来,指尖戳着文书上朱批的“急”字,“当年你带着殿下游山玩水的时候,咱们可是连街都没空逛!” 

 孙朗幽幽补刀:“于大哥那个时候去喝花酒,还被陛下派暗卫逮回来批公文……” 

 “知道那五年我们怎么过的吗?”于十三掰着手指细数,“钱昭累到抱着刀睡马棚,孙朗连相亲都没时间,我——” 

 “你被十八家青楼列入了黑名单。”钱昭冷静插刀。 

 于十三没好气的瞪了他们一眼,然后忽然凑近宁远舟,笑得意味深长,“老宁啊,听说前几日长公主殿下,高兴得差点没把你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