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7章 伪装者5
王安利用他的商业网络和“特殊渠道”,加紧与国内联系。
几经辗转,信号最终被上海地下党一个极其隐秘的经济战线部门捕获。
经过层层验证和风险评估,对方做出了谨慎的回应。
与此同时,任白负责物资的最后装船和船员调度。
“诺安号”是一艘万吨级的远洋货轮,被精心改造过,拥有隐藏的夹层和先进的通讯设备。
核心船员是绝对忠诚的仿生人,外围招募了一些背景干净、只为谋生且不知内情的外籍船员。
出发前夜,王安特意跟王一诺说道,“联系上了。对方很谨慎,但需求迫切。他们会派人接应,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我们约定了初步的识别信号和应急方案。厂址的事,他们也给了反馈,建议放在赣闽交界山区,那里山高林密,当局控制力弱,而且靠近……他们的大部队。”
“地下党的同志会协助疏通当地关节,以开办‘山地土产加工’或者‘小型五金修造’为名,掩护建厂。”
看着王一诺恨不得记下所有,王安轻笑了一下,“姐姐,跟你说,只是为了让你心里有底。这次任白会一起过去,都交给他。”
王一诺对着他点点头,“明白。”
王安不放心的嘱咐她,“一切以安全为上。你一定要乖乖待船上。”
“任白会告诉他们,我们愿意提供机器、原料甚至初期运营资金,但管理和技术指导,需要他们自己派可靠的人来跟着我们的人学。?精¨武!小~说-网, -首¨发-”
王一诺郑重的说道,“你放心,我绝不添乱。”
4月底,“诺安号”拉响汽笛,缓缓驶离欧洲大陆,驶入大西洋。
王一诺大部分时间待在船长室改造成的房间里看书,或者和系统聊天。
偶尔,她也会在任白或者保镖的陪伴下,到甲板散步。
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五月下旬,终于开进了长江口。远处上海外滩那些高楼的影子模模糊糊能看见了。
可水面上却时不时有倭国炮艇横冲首撞,探照灯的光柱不客气地扫过每条船;而码头上全是军警和关卡。
“诺安号”没往公共码头靠,按事先说好的,悄悄摸到了一处偏僻的锚地,这里主要由几家外国公司控制。
根据约定,他们不会使用无线电,而是通过灯语和旗号与岸上联系。
很快,一艘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火轮突突地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