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夫子登门(第3页)
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在他的身后,西街的张秀才,南巷的李童生。
还有镇上其他几位叫得上名号的教书先生,竟然全都来了!
他们一个个衣冠楚楚,手里都捧着贵重的礼物,彼此对视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毫不掩饰的竞争意味。
那场景不像是来应聘先生,倒像是来争抢失散多年的亲儿子。
当王家的大门缓缓打开,王员外挺着肚子,满面红光地走出来时。
看到这番景象,只觉得几天来受的所有鸟气,都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
扬眉吐气!
这是何等的扬眉吐气!
“各位先生,真是稀客啊!”
王员外发出爽朗至极的大笑,他故意将稀客二字咬得极重。
眼神意有所指地在陈夫子的脸上扫过,心中的畅快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大手一挥,正准备将这群昨日还避之不及的先生们迎进门去,好好享受一番被人追捧的滋味。
就在这时,一道小小的身影,从门后走了出来。
正是王辩。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青色长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小脸紧绷,看上去有几分滑稽,却又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认真。
在无人看见的角度,周青川站在门廊的阴影里,对他做了一个鼓励的眼神。
王辩深吸一口气,学着故事里那些大人物登场的样子。
将一双小手背在身后,迎着所有先生的目光,奶声奶气却又无比清晰地开了口。
“各位先生,学生王辩,有一问。”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让门口所有嘈杂的寒暄瞬间静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粉雕玉琢,眼神却异常明亮的孩童身上。
王辩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精准地定格在了最前方的陈夫子那张既尴尬又充满期待的脸上。
他一字一句,清晰地问道:
“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所有先生火热的心头。
他们准备了满肚子的自荐之词,准备了无数夸赞神童的华丽辞藻。
却万万没有想到,等来的会是这样一个直指本心,堪称道心之问的难题。
一个九岁的神童,他不问束脩多少,不问功课难易,却问读书的根本!
这让他们谁也不敢轻易回答。
说为了考取功名?
显得功利。
说为了明理修身?
又太过空泛。
一时间,王家大门口,鸦雀无声。
一群学问满腹的读书人,竟被一个九岁孩童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冷汗涔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