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读书之重(第2页)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一旦考取了功名,哪怕只是最低等的秀才,便立刻脱离了原有的阶层。 

 他们见官不跪,免除徭役,拥有一定的法律特权。 

 对于一个商贾之家而言,家里若能出一个秀才,便等于在官府那里挂上了一块护身符。;3卡o\ˉ卡+?小?,>说%x?网o? !??无%[错¢)e内%¨§容|]? 

 从此那些衙门里的胥吏差役,便再也不敢随意上门敲诈勒索。 

 地方上的地痞流氓,也不敢轻易招惹。 

 这不仅仅是脸面,更是实实在在的安宁与保障。 

 而若是能更进一步,考中了举人,那便是鲤鱼跃龙门,彻底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举人意味着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即便不去候补官职,单单是举人这个身份,便能给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 

 最直接的,便是可以免除名下一定数额的田地赋税。 

 对于王家、孙家这种家大业大的商贾而言,这是何等恐怖的一笔财富! 

 他们完全可以将万贯家财都换成良田,挂在举人的名下。 

 每年光是省下的税银,就足以让旁人眼红到发狂。 

 更何况,一个举人的人脉网络,远非普通商人可比。 

 他的同窗、座师、同年,都将是未来官场上的潜在力量。 

 有了这层关系,无论是打通漕运的关卡,还是拿到官府采买的订单,都将变得易如反掌。 

 周青川的脑海里,飞速地将这些利害关系梳理清晰。 

 他几乎可以想象,孙家那个所谓的读书人,或许只是一个旁支的远亲,或许只是一个考了多年才侥幸上榜的酸腐秀才。 

 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让孙家在清河镇这片地界上,横着走了。 

 而王家呢? 

 王家已经数代没有出过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人了。 

 王安柳这一辈,更是彻底的商人。 

 他们就像是揣着万贯家财,却没有佩刀的旅人,行走在豺狼环伺的荒野上。 

 他们赚的钱越多,就越是引人觊觎,越是缺乏安全感。 

 所以王安柳才会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王辩身上。 

 他逼着王辩读书,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为了给王家这艘在风雨中飘摇的大船,寻找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坚实靠山! 

 他怕啊! 

 他怕自己辛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家业,会在某一天,因为得罪了某个权贵。 

 或是被某个眼红的对头使了绊子,就轰然倒塌,化为乌有。 

 与孙家联姻,是他能想到的,最快也最稳妥的投靠方式。 

 只要两家成了亲家,生意上的冲突便能化解,孙家那层读书人的光环,也能或多或少地庇护到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