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致知在格物(第3页)

他自己讲课的时候,这些孩子什么时候有过这么认真的样子?

不是打瞌睡就是走神,哪个不是被戒尺逼着才肯多看两眼书?

可现在。

这个少年,他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在钱夫子心神恍惚之际,周青川已经落笔了。

他的动作很快,手腕沉稳,笔锋在纸上行云流水,几乎不带任何停歇。

对于他来说,八股文这种东西,在前世虽然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他出于兴趣,也曾专门钻研过。

其本质,无非就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一种极限格式化的思维游戏。

后世的那些高考作文、申论策论,虽然没有这么繁琐,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但追根溯源,其内在的行文逻辑,都有着相似的主体脉络。

半个时辰,不过一炷香多点的时间。

当周青川写下最后一个字,缓缓收笔之时,一篇完整的八股文,已然跃然纸上。

他刚想将墨迹吹干,呈给夫子。

可还没等他开口,一个黑影就猛地冲了过来。

钱夫子几乎是三步并作两步,一把就将那张还带着湿润墨迹的宣纸从书案上抢了过去!

他等不及了,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满口胡言的小子,究竟能写出个什么东西来!

他将文章拿到眼前,目光如炬。

第一眼,他看的是格式。

破题、承题、起讲……八个部分,一个不差,字数工整,分毫不乱。

他的眉头微微一挑,心中冷哼,光有架子可不行。

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开篇的破题之上。

仅仅是扫了一眼,他那布满皱纹的眼角就猛地一跳!

好一个干脆利落的破题!直指核心,又暗藏机锋!

他按捺住心中的惊异,继续往下看。

承题、起讲,一路看下去,钱夫子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他原本只是想找错处,想看笑话,可看着看着,他整个人就不由自主地被文章的内容给吸引了进去。

这篇文章,从立意到论证,从引经据典到起承转合,竟是毫无破绽!

尤其是中间那四股,对仗之工整,论述之精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仿佛一位浸淫此道数十年的老手,将格物与致知之间的关系剖析得淋漓尽致,鞭辟入里!

钱夫子拿着纸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他脸上的轻蔑、愤怒、不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浓的震撼,一种见了鬼一般的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

这真的是一个八岁孩童能写出来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