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公然索贿,实际是站队(第2页)
“请再接再厉,朝廷如今正需要你这样既非党人,又能立功的人。”
没错,行贿这一手,就意味著吕布不是与宦官敌对的“清流派”士人,也就是宦官所称为的“党人”,因此可以被宦官视为合作对象。¢卡+卡-小?说·网` _首^发+
据说,在吕布离开雒阳后,隨著永昌太守曹鸞上书为之前受到迫害的清流士大夫鸣冤,皇帝刘宏大怒,再次大规模罢免“党人”,从而让宦官的气焰更盛。
正因为这种矛盾的尖锐,以至於在这个时期立下功劳的吕布不得不被逼著表態。
而吕布在行贿时,也做出了判断,他不打算和清流派士大夫秉持相同的政治纲领,也不打算在这个时期,和宦官彻底决裂。
和那些官宦出身的清流派士人不同,吕布並没有那些士人所有的理想和信念。
相反,吕布看到了这些世家大族可能得危害。如果站在皇帝的立场上,看到世家大族出身的关东士人彼此联姻,相互吹捧,相互举荐做官,有一家受到惩罚,就会有其他人上书鸣冤。
仔细想想,如果任由世家大族是想联合在一起,把皇帝架空,这不是党人是什么?士人当然是支持这一套的,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能垄断上升的渠道。但吕布是寒门草根,吕布需要上升的渠道不被垄断。
对那些士人来说,他们只会自詡正义,就好像他们说的话,就理应被皇帝听从一般。就好像他们架空皇权,由自詡清流的他们来执政,才是天下应该有的样子。
但吕布这样的草根才会知道,关东士人与宦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些世家大族只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文化话语权,来抹黑所有不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人罢了。
士人把和宦官合作的士人定为浊流派予以排斥,对与宦官反抗到底的士人则定义为清流派予以歌颂,本质上也只是一种团结己方,垄断话语权的手段。
而这些清流派士大夫的背后,哪个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若是像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那样,既没有关东世家大族背书,又坚持清流派的理念和宦官作对,结果就是被宦官一个构陷直接发去做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