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檀石槐撤兵(第3页)

 董卓就这样,抓著檀石槐穷追猛打,从云中,追到了五原,而九原县外的鲜卑人得知败报后,也开始了撤退。

 此时,那位之前挡住吕布攻势的檀石槐旧將,率领著鲜卑人仅存的,尚未被击败的一支部队,拦在了董卓和吕布的追兵面前。

 而此时,无论是被围困了许久,且兵力不够的吕布,还是已经追了上百里,在多次力战中体力耗尽的董卓,都难以再突破数量超自己一倍的鲜卑部队。

 最终,董卓选择了撤退,但这场追击战,前后也击杀了鲜卑六千余部眾。而鲜卑仓促撤走,留下的二十多万牲畜,以及留在九原城外的粮草輜重,都被汉军所缴获。

 儘管没有杀掉檀石槐,但无论对吕布还是董卓而言,这都是大功一件。因为他们原本的目標並不是消灭鲜卑的主力部队,而仅仅是保全领土。

 他们手中的部队不过是并州当地的部队,只要能再秋收时对前来劫掠的鲜卑造成损失就已经算是胜利,而他们实际造成的损失,却近乎要断绝掉鲜卑的未来。

 熹平六年177年,正月,朝廷下达了对吕布与董卓的封赏。

 原本作为并州刺史,董卓如今被封道河东郡当太守。在汉代,刺史是六百石的官,而太守则是两千石。虽然太守管的地方是一郡而非一州,但在这郡內却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实际权力要比刺史更大。直到汉末天下大乱,对太守有直接控制权的州牧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太守的权力。

 而董卓,自进入仕途以来,做的官基本不是边塞,就是在发生叛乱的地方救火。直到这次,河东郡是靠近雒阳的內郡,依靠汾河两侧农地,经济状况十分不错。他终於干出点名堂,不必再四处救火了。

 至於吕布,本来他之前被封为九原县的县丞,而如今因为又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他被选到中央当羽林郎,比三百石,比最底层的县长高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