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座林译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第14章 三角连环堡(第2页)

 众人闻言,纷纷聚拢过来,目光聚焦于那张图纸之上,果然发现了先前被忽略的射击死角。谭耀林点燃一根烟,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如果我们能趁着夜色悄悄摸近这个远角,沿着斜坡攀爬,再发起进攻,冲到脚下死角,所需时间不过五六分钟,组织敢死队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一营长闻言,眼前一亮,提议道:“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土乌龟’,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子弹穿透力不足,这玩意儿或许能起效。”

 然而,谭耀林却摇了摇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摁灭烟头,果断说道:“我们利用‘土乌龟’掩护工兵,直冲到碉堡脚下的射击死角处,然后采用土攻掘进。只需挖掘五十米地道,就能将炸弹送达目标位置。” 此刻,团队的士气明显得到了提振,众人纷纷踊跃发言,共同制定出了详尽的作战计划。对于林译而言,这是他首次参与到如此热烈而深入的战术讨论之中。几位军官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所提出的战术见解令他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所谓的“土乌龟”战术,其实是东北军在无数次战火中摸索出来的智慧结晶。在北方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北洋混战时期,先辈们发现厚厚的棉衣,竟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子弹的威力。尤其是在棉衣内再填充上一层纸甲后,即便子弹穿透,士兵们仍有行动能力。

 尽管这是一种近乎拼命的战术,但在面对碉堡、炮楼时,无疑是一种可行的进攻办法。尤其是手推车上一层被子一层沙,浇上水垫上纸,跟小坦克似的。只因其行动相对迟缓,故而得名“土乌龟”。

 作战指令迅速传达至各连排,士兵们领取了弹药,并按照既定顺序,以排为单位,接力地将一辆辆装了工兵的“土乌龟”运上碉堡阵地。

 凌晨三点,部队悄然出发,他们瞅准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着目标碉堡。每一位将士都深知这是一场生死较量,心中早已做好了搏命的准备。加之先前的严格训练,使得整个行动进展得异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