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鬼子的三板斧(第2页)
闫森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援军指挥官心中的侥幸。他们原本以为只是来支援,没想到形势如此严峻,很快就要轮到他们顶上前线了。
然而,实际情况是,一线阵地仍有上千名士兵坚守,两侧的重机枪阵地完好无损。尽管前沿阵地因溃兵的撤退而有所伤亡,但各部队的主力依然保存完好,且有七百多名士兵坚守阵地。二营正埋伏在侧翼,等待日军穿插部队的到来。三营则巧妙地隐蔽起来,保存实力。
不久,侧翼的防护措施便证明了其必要性。日军的一个中队果然采取了迂回战术,特意携带了重机枪分队。幸运的是,我军早有准备,伏击的第一波射击便击毙了十多名日军士兵。
然而,日军在树林中迅速展开阵型,凭借其出色的战斗素养,很快稳住了阵脚。他们以散兵线组成小组,采取一人掩护、一人冲锋的交替进攻方式。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队已全部换装了96式轻机枪,其射速较之前的“歪把子”有了显着提升,已不逊色于捷克造和麦德森轻机枪。
作为老兵,要麻一眼就看出,再这么打下去,二营肯定要吃亏。他吼了一嗓子:“弟兄伙跟到我冲,不冲上去端掉机枪阵地,我们莫得好日子过!”
他身先士卒,第一个带队绕了过去。他虽不懂什么高深的战术理论,但他深谙战场生存之道。麻绳专挑细处断,子弹专找胆小鬼。战场上,越是胆大心细的人,越能活得长久。
要麻突袭鬼子的机枪阵地,确实有效地削弱了敌军的攻势。然而,在贴身白刃战中,部队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接近一比一的战损,使他的突击连折损了近一个排的兵力。
不过,这一行动让二营成功掌握了战场主动权。鬼子渐渐招架不住,最终选择了撤退,二营也因此守住了侧翼阵地。
与此同时,正面的日寇开始使用毒气弹和烟雾弹支援进攻。然而,经验丰富的战士们迅速戴上防毒面具,三发点射后便上了刺刀。机枪手们也毫不迟疑,按照规定的射界进行短点射,有效地压制了敌人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