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新援助计划(第2页)
这还只是战斗初期,且是在部队得到海陆空全方位支援的情况下取得的战果。即便抛开伤亡不谈,单是每日的补给消耗与武器损耗,就已高达十多万美元;再叠加伤亡抚恤与运输成本,这个数字还在持续飙升。
单是地面部队的消耗就已如此惊人,而为了策应地面部队进攻,海军的炮弹、燃油消耗,再加上空中投送物资、轰炸与侦察的花费,更是构成了另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开销。
更何况,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同样严重。连日暴雨让码头秩序陷入混乱;茂密的热带植物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硕大的热带昆虫四处横行,直接导致疟疾肆虐。由此带来的伤病员运送、药品投入等费用,也在持续攀升。
花旗国内终于意识到:士兵在岛上多滞留一日,耗费便高得惊人。倘若日寇在此布有重兵,夺取该岛的代价必将难以估量!因此,遏制日寇增兵,无疑是最为务实的策略。
于是,stillwell将军的战术思想被证明是正确的。他的计划就是在为花旗国省钱,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队伤亡。计划的命运随之急转,迅速且顺利地获得了通过。 毕竟,对于财大气粗的花旗来说,这第一笔投入简直九牛一毛。一个p-40飞行大队、一万支步枪、一千挺轻重机枪、一千挺冲锋枪、一千具81毫米迫击炮、五千万发子弹,外加一个炮兵团。
这些物资的总价值,甚至比不上瓜岛战场数日的开销!而若能借此牢牢牵制住日寇两个师团的兵力,这笔花费就值了!
更何况,stillwell将军还提出:只要预算充足,一年之内即可培养出三十万大军,继而全力反攻东亚。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战略构想,尽管花旗国内对此嗤之以鼻。
stillwell将军构想成立三个万人编制的旅级作战单位,用于填补主力部队被抽调后的防务空缺。这些部队将全部由花旗军官训练,作为守卫缅北运输线的战略堡垒,并能随时牵制乃至打击日寇部队,使其无法轻易抽调兵力。
这本是一桩双赢的援助美事。然而,计划一旦进入实施阶段,便立刻触礁。指挥权归属成了双方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