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座林译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第113章 腊戍交战(第3页)

 “谢天谢地!林兄的救兵到了!咱们师的弟兄有救了!”一股巨大的欣喜瞬间冲散了紧绷的神经。他下意识地整了整风纪扣,大步流星迎出门去。眼下的危局,看来是过去了。

 然而战场的另一边,林译正拍案而起:“这算什么命令?谁下的指挥?敌情如此明朗还这么打,简直是瞎搞!”

 他敲着地图厉声斥责:“稍有常识都该明白!眼下鬼子主攻腊戍,摆明了是要切断我们的供应线!我们就该严防龙陵!再怎么调兵遣将,也绝不该把原先驻防的部队调过来啊!”

 林译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他深知虞啸卿其人:一个理想主义者,却根本不懂打仗。讽刺的是,虞啸卿自己就曾一语道破玄机。他评价竹内联队副联队长立花奇雄“身世显赫,论谋勇却有纸上谈兵之嫌”——这话,倒像是虞啸卿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评语!

 虞啸卿最大的倚仗,是麾下忠心耿耿的“四大天王”,是那数百名身经百战的老兵,是手中精良的武器。

 若能将这些优势与南天门固若金汤的阵地及得天独厚的地形相结合,他完全有能力顶住日寇一个联队乃至一个旅团的短期猛攻。

 只要龙陵不失,待腊戌战局明朗,日寇自会退却。然而,眼下的部署却令人忧心:一旦援军遭敌迟滞,鬼子撵着第6军跑的同时再派出小股部队实施迂回……

 虞啸卿的部队像散沙,全靠那些老兵撑着门面。有他们在,部队尚且能勉强维持住战力,固守阵地林译都暗自捏着把汗;若真要主动出击驰援,那光景简直不敢想象。

 万一真的溃败了,那不就自然形成两军自然包夹龙陵的态势?怕是补给线就难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