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整训结束(第2页)
眼看双方磨合得非常好,花旗方面有意延长培训时间,并计划招收更多华夏军官参训。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好好的计划竟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变数。
原来,这段时间东瀛的日子异常难熬。他们万万没想到,势如破竹的攻势竟会急转直下。曾几何时,帝国及其盟友似乎不可战胜。
然而,局势瞬息剧变。盟军将战争拖入了血腥的消耗战,而东瀛海军在中途岛遭遇重创。瓜岛争夺战更是惨烈异常,海上优势丧失殆尽,导致岛上守军补给严重匮乏。
反观花旗,其恐怖的工业潜力彻底爆发。战斗机仿佛源源不绝,弹药供应无比充裕,投送能力更是远超己方百倍。花旗士兵即便不主动进攻,仅凭消耗就能拖垮岛上的守军。
困兽犹斗的驻军被迫发动了绝望的进攻,结果自然悲壮而徒劳。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若战局持续恶化,帝国将彻底丧失谈判资格,唯有投降一途。
他们急需对盟军发动一次沉重打击,使其感到剧痛,从而扭转乾坤。为此,陆军与海军都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各自的反击方案。 于是,驻缅军司令部制定了一项作战计划,意图一举夺占关键地域,一劳永逸地将其变为帝国的资源出口基地。
司令官有此图谋,并非痴人说梦,而是有所倚仗。他的底气,正源于陆军引以为傲的新式战机。
这个奇特的国度,陆军与海军素来势同水火。有感于陆军航空兵的中岛一式“隼”战斗机火力不足,着名的山下将军在战前访问了普鲁士。他对普鲁士方面的bf-109战斗机印象深刻。
为此,他特意引进两架该型战机供中岛公司研究。此举对陆航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恰在东瀛度假的一位普鲁士王牌飞行员,驾驶着引进的bf-109战机,给陆航飞行员们上了震撼的一课。
这促使中岛公司痛感传统大机头设计的弊端。公司果断调整设计思路,仿制其发动机并修改原有结构,最终研制出ki-44“钟馗”截击机。该机在试验阶段便投入东亚战场进行验证,性能得到认可后,陆航迅速量产并逐步配发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