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座林译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第134章 各方插手(第2页)

 “师座,切莫多虑。须知慈不掌兵!落地既是龙潭也是虎穴,部队什么情况谁说得准?不让那帮空降的学生真刀真枪淌趟血,您怎知他们是金是铁?咱们三个老兄弟不便直接试他们的斤两……这三位,就是手中现成的刀。让他们出头去砥,去砺!刀开锋,总得见血!这是弟兄们合计好的路子,您可千万别心慈手软。”

 林译喉结滚动了一下,咽下所有犹豫,只沉沉一点头:“我心里有数。你也歇会儿,落地就没得歇了。”

 机舱微微震颤,林译闭着眼,心绪却如窗外翻涌的云海。两个多月了……这其中蕴含的内容,沉沉压在心头。

 部队到底成了什么样子?电台里那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字眼在他脑中盘旋,却激不起半分暖意。 自卢沟桥的枪声响起,电台里的话还能信吗?就连溃败都能被粉饰成凯歌,若真信了那些鬼话,抗战早该在几年前就胜利了!

 现实是把冰冷的刀子——与鬼子四比一的战损,都能算作捷报里的辉煌;能让部队保持正常粮草,就已是善良的好官。

 派系之争从未停歇,若非林译有空间里的军火支撑,加上弟兄们拿命去填,他根本撑不起这几分“体面”。

 可这份“体面”能经得起多少风浪?他最担心的,是那些空降下来的“天子门生”瞎指挥,而非流血牺牲。

 强如威名赫赫的第五军,在这般绞肉机似的大战里,也得打掉七八千精锐才算稳住局面!血,注定要流成河。但这血,得流得值!

 因此,机舱里所有闭目养神的老部下,心底都盘旋着同一个念头:落地后第一件事,便是不惜一切代价收拢自己的老班底,拧成一股绳。至于那些背景光鲜的空降指挥官?

 南索就是那块试金石,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试炼场!能不能打,得用行动证明。他们哪个不是临危受命,一声令下拉上去就打的?都是这么一路拼过来的,唯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有真正的共同语言。

 然而,飞机上的众人并不知道,现实早已天翻地覆,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恶劣。部队除了林译的师长名号与一纸任命未曾更迭,内里早已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