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座林译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第190章 滇缅拾荒者(第2页)

 只这一句,黔军长官们也沉默了。他们垂下头,不能吱声,因为他们自己就是。

 不过,远方的顺利并未缓解远征军正面的压力。鬼子在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双管齐下:一面紧急从暹罗调兵增援,一面集中兵力猛攻第一道防线,企图一举突破阵地,彻底吃掉林译这支美械师。

 鬼子的攻势迎面撞上了一道由六个连队固守的坚固防线。守军凭借工事顽强抵抗,迫使鬼子不得不分散队形、放缓进攻节奏,同时小心翼翼地规避可能招致的炮火和空袭。

 然而,这道防线并未与我军爆发决定性战斗。实则是林译有意下令放开口子,诱敌深入,以此进一步助长鬼子的骄狂之气。 经过一番苦战,敌军一个联队最终成功突破防线。这股“胜利”让进攻部队士气大振,联队长也倍感欣慰,扬刀赞叹道:“是个值得较量的对手!能将帝国军人逼到如此地步,他们的指挥官足以自豪了。只可惜……终究棋差一着。这是他的遗憾,也是他麾下士兵与帝国勇士的差距所在!”

 得意之余,他战刀向前一挥,高声下令:“继续进攻!今日之内,务必全歼林师!”

 林译的部队并未溃散,而是有序撤至张芷宁团驻守的备用阵地。久战疲惫的赵峥仓部急需休整,实施轮换防御才是当前最优的选择。

 这座备用阵地并非林译仓促构筑的半成品,而是当年约翰牛为抵御鬼子进攻精心修建的工事,坚固完善、结构完备。可惜的是,约翰牛一枪未发便撤离此地,如今反倒被林译部队接手驻防。

 不得不说,经历一战洗礼的约翰牛深谙堑壕战之道。这座阵地设计得极为周密,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然而他们遭遇的是鬼子,且无心驻防。鬼子却从不拘泥于正面强攻。他们擅长的是一有机会便迂回包抄,迫使约翰牛误以为后路被断,竟仓皇撤退。由于撤得过于慌忙,鬼子当时又与国军苦战。这座苦心经营的阵地,最终毫不费力地落入了林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