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反攻部署(第2页)
各部步枪悉数换新,重机枪也从老旧的民二四式全面更换为m1917式,不仅数量充足,弹药配给也远超以往。此外,部队还获配了大量手榴弹和迫击炮。
最关键的增强,是两个专业炮连的加入:一个重炮连,一个战防炮连,并配备了大量卡车与吉普车。整支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显着提升。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整编,stillwell将军终于按捺不住,下令立即展开反攻。38师作为主力,迅速开赴仁安羌地区,准备向日寇第214联队发动正面进攻。
此时的38师早已今非昔比。作为仅有的两支“模范师”之一,此次担任主攻的新编313团不仅配属了近百辆卡车保障后勤,还拥有五百多匹驮马,机动性和补给能力大大增强。
全团装备24挺重机枪、81挺轻机枪,以及18门82毫米迫击炮和36门60毫米迫击炮,还配发了一百多支冲锋枪,火力水平显着提升。 更关键的是,此次进攻还得到了两个炮兵连和18辆坦克的直接支援。其实力,已丝毫不逊于鬼子一个联队。
部队刚一抵达预定攻击位置,花旗的轰炸机群便从机场呼啸而起。按照作战计划,空袭结束后地面进攻即刻展开。
孙师长早已做出部署:派112团暗中渡河实施迂回包抄,113团担任预备队,新编312团埋伏在必经之路,师属侦察营则密切监视鬼子可能的增援动向。他决心一鼓作气先击溃正面之敌,再“围点打援”,好好的收拾这帮狗娘养的。
孙师长善于灵活用兵,而林译所采用的战术则更为稳健持重。他负责的是一场攻城作战,且地处两军交锋的核心区域,正面迎击的更是鬼子的主力部队。
林译必须确保日寇无法随时通过铁路机动调遣兵力,持续向两侧战场增援,从而破坏38师和22师的整体攻势。
因此,他选择了堑壕延伸战术!这也是他长时间钻研军事教材所得的成果。该战术的核心,简而言之,是先对敌形成合围,再依托堑壕体系逐步向内压缩,稳扎稳打、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