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风风火火搞事业(第2页)

夏长海眯着眸子坐在副驾驶,无奈地叹口气。

他现在愈发佩服顾同志了。

摊上这样的婆婆还能坚持这么多年。

另一边,柳兴国雇了辆牛车,把水泵和三个瓦匠运回来。

进村不久,又有几辆拉砖和拉水泥的拖拉机开进村子。

柳小川以为妈跟姥姥见面后,情绪多多少少会低落一些。

谁知老妈丝毫不受影响,洗把脸就跑到大队去了。

“吴叔,我想雇村里人干活,工钱日结,主要负责清理鱼塘和伺候瓦匠。”

趁着天暖和,她得赶紧把鱼塘弄好,这样才能安心进城。

吴老蔫眨眨眼,“真想养鱼啊?顾丫头,这包鱼塘看似简单,真要做起来,得往里面投不少钱呐,要不你再想想?”

顾春梅哭笑不得,“吴叔,我鱼塘都包下来了,总不能扔下不管吧,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那行。”吴老蔫点点头,“我用大喇叭广播一下,通知村民,想干活的去你家报名。”

眼下村里闲人一抓一大把,不愁找不到人。

吴老蔫用大喇叭广播完,就有一大群人涌进柳家院子,争着抢着要报名。

顾春梅挑几个年轻力壮的,让他们自带铁锹和镐头,到鱼塘去干活。

县里的水利局大力提倡农民自己搞养殖。

发家挣钱后还能带领全村百姓致富。

这不,一听说鲶鱼沟有人想养鱼。

水利局还专门派了两个技术员来村里指导工作。

每天供三顿饭就行,技术指导全程免费。

从开挖水泵井,到蓄水池的建设,再到水质改善、鱼苗投放,两个技术员事无巨细,顶着炎炎烈日、没早没晚的工作。

顾春梅把小川和兴国叫来,让他们跟着技术员好好学。

遇到不懂的马上问,还叮嘱他们找个本子记下来。

至于三餐伙食,顾春梅也不抠门,顿顿都有肉吃。

一连忙了大半个月,鱼苗终于入水了。

眼见老柳家风风火火搞养殖,村里有人眼红了。

“这一鸣媳妇哪来的钱,我听说光给大伙儿开资,一天就得十来块钱呢。”

“她去省城前,还穷得叮当响呢,我估摸着,肯定是从前夫手里讹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