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教育于海棠,日报采访(第2页)

 “所以,适当的劳逸结合也不一定是偷懒,而是为了后续能够以更加热情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更严峻的工作中去嘛!”

 “小于同志,你说我讲对不对?”

 李怀德看向了于海棠。.微¨趣-暁·税, ¨嶵¢辛.漳,劫.更_鑫·快+

 于海棠:……

 本来,随着李怀德等人的突然现身,于海棠都要被吓傻了。

 王大龙那么批她,还被厂领导撞个正着,这不死定了?

 现在李怀德圆了一把,算是救了她一命。

 于海棠反应过来,赶紧缩着脖子说道:“李厂长说的对!”

 “还,还有,刚刚王医生说的话也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很多道理,我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谢谢李厂长,谢谢王医生。”

 “我今后一定端正态度,努力工作!”

 “哈哈……”

 李怀德笑着摆摆手,还不着痕迹的对王大龙挤了挤眼睛,意思是你年轻不懂事不要紧,我给你打助攻。

 并非帮忙泡妞,而是推着王大龙进步。

 实在是刚刚王大龙调子起的太高,太正了。

 这种人设固然很好,但旁人是很难接触走近。

 行为上拥护,思想上孤立。

 和水至清则无鱼差不多是一个道理。

 于是李怀德就借着于海棠的事掺和了一下,把王大龙的人设拉下来一点。

 不然一会日报的俩同志全程都得被迫端着一本正经的架子,那工作就没法搞了。

 王大龙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您说的对,有时候绷太紧确实不好。”

 “说来惭愧,我自己也应该想到这一点的,毕竟我是医生,做事情就像是一调理个人的健康,要讲究松弛有度。”

 对于李怀德的那些内心想法,王大龙虽然不能说全盘猜到,但也能猜个八久不离十,很容易就接上了对方的话。

 李怀德哈哈大笑,对着日报的两人说道:“怎么样,我们厂的小王医生方方面面都是极其优秀的,这下你们见着了吧?”

 一个中年人上前伸出手和王大龙握了握,热情说道:“我是日报记者孙兴。”

 王大龙赶忙客气:“孙记者,您好您好!”

 孙兴仔细打量着王大龙,有些感慨的说道:“昨天我们报社听说了你下乡义诊的事情,就安排我们做一个采访,宣传一下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