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食色性也(第2页)

 毕竟家里的两个劳动力都在前线打仗,可不能让功臣的家眷寒了心,万一休沐的时候回来,这枕边风一吹,可胜过千军万马的威力。

 苏真真又发现了一个点,要是昌帝欺辱霍夫人不成,肯定是要杀人灭口的。不然这些腌臜事传了出去,百姓会怎么想他们的帝王?霍氏父子会不会心生怨怼?会不会起了旁的心思?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霍夫人必死无疑,但是可以让霍二娘假借丫鬟之名逃脱,这又和小太监的供词对上了。

 霍夫人的年纪和常远隔得有点远,此时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儿时大人们说过的话。

 “我没听大人们说过,也许偶然提过一嘴,但是我忘了。至于我母亲,她不是这里的人,对这些老街坊的旧事也不太了解。您可以去巷子的拐角处,那儿有个老太太,她活得久,一些琐事比谁都清楚。”

 苏真真不由得想到八婆婆把常远和葛大娘的事拿来编闲话说嘴,“好像她嘴里说的都是一些关上门的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常远一脸莫名,“虽是如此,可她嘴里说的都是真话,不是亲眼所见也不从嘴里吐出来。”

 苏真真闻言则是一脸惊悚,“你知不知道她也说过你和你母亲?”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做过的事情为什么要怕别人说?何况圣人书上所言‘君子坦荡荡’。”常远一脸坦然。

 不是,君子坦荡荡是这么用的吗?

 苏真真对常远的认识又刷新了一个高度。从客观上来讲,这个男人小时候读过书,领先了许多平头老百姓一大步。后来家里落魄揭不开锅了,他又放下读书人的脸面去做打更人,即使和后母有那么些不清不楚,也坦然承认并不遮掩,确实是敢作敢为的大丈夫。

 等等,有一个想法从心头划过。

 “你可曾遗憾没有把书读完?”

 常远表情松动,缠绕在他身上的因果线也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快断,快断!苏真真在心里默念。